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金刀驸马:量子力学权威薛定谔说生命轮回 
作者:[金刀驸马] 来源:[学佛网2012-05-13] 2016-01-22

科学新发现的“暗物质”及“反物质”将物质的含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广度.可见现代哲学意义上的“唯物,唯心”都是相对的,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考察事物的事实现象及其本质。

“量子物理学”理论:不确定性原理展现奇特的场景,在非常短的刹那,也就是t非常确定的瞬间,即使真空中也会“凭空”出现巨大的能量起伏,它的确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在人们发现以前,它又神秘消失,使得能量守恒定律在整体上得以维持。真空无时无刻不在沸腾着。爱因斯坦说能量和物质可以互相转换,所以真空中其实不停地有一些“幽灵”物质在出没。所有粒子都是某种场,有着不同的能量形态,能量最低时就是真空,真空不过是粒子的一种不同形态(基态)而已,任何粒子都可以从中被创造或互相湮灭,粒子甚至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粒子已在实验室被创造出来,例如中国科技信息网的报导:“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物质--正电子素分子”,而所有物质包括生命体或非生命正是由粒子组成的,因此传奇小说里的“凭空”(其实质是能量转为物质即隐蔽的粒子基态转化为显现的实体物质,只是从人类视角而言貌似“凭空”而已)变现某件物品或某个生命的奇异故事可能有一天会成为科学事实。狄拉克方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某种粒子和其反粒子相遇,就放出大量辐射,然后双方同时消失,其关系符合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最早的“反电子”由加州理工的安德森于1932年在研究宇宙射线的时候发现,此事意义异常重要,仅过了4年安德森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科学家薛定谔,是量子力学的权威,近来研究生命科学,薛氏说:“我在母胎时,并不是我生命的开始,我是依照了过去的蓝图,而出现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并非我生命的结束。”薛氏之说,生前已有蓝图,死后生命并不结束,恰恰否定了人死如灯灭的俗论。

 
催生量子物理学的双缝实验被评为最重要物理实验

美国两位学者在物理学家中做了一份调查,请他们提名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十大物理实验,结果刊登在了9月份的美国《物理世界》杂志上,其中多数都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耳熟能详的杰作。

令人惊奇的是十大实验几乎都是一人独立完成,或者最多一两个助手协助,实验中没有采用大型计算工具比如电脑一类,而只用到直尺量角器等简单的仪器和设备(让人联想到山姆的灵魂实验简易的材料:一块板与几样平常小物品),配合巧妙的方法,发现了根本而纯粹的科学事理,就像一座座历史丰碑与美丽的科学之魂,扫去人们长久的困惑,错解以至迷信,开辟对自然界的崭新与正确的认识。
 
从十大科学实验评选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科学家们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9月24日的《纽约时报》对此作了专门介绍。十大物理实验包括:(埃拉托)测量地球圆周、(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加速度实验、(牛顿)棱镜分解阳光、(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米歇尔傅科)钟摆实验、(罗伯特米利肯)油滴实验、(卢瑟福)发现核子,另外竟有两个实验与双缝实验有关,其中电子双缝实验更被评为第一名: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排名第五。

牛顿也不是永远都对。牛顿曾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1830年英国医生也是物理学家的托马斯杨向这个观点挑战。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实验为数十年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实验排名第一,但是谁最早做了这个实验却找不到相关记录。牛顿和托马斯杨对光的性质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完全正确。光既不是简单的由微粒构成,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波。20世纪初,麦克斯普克朗和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微粒发出光和吸收光。但是其他实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例如电子)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物理学称为波粒二象性。

将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改造一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科学家们用电子流代替光束来解释这个实验。根据量子力学,电粒子流被分为两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产生波的效应,他们相互影响,以至产生像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中出现的加强光和阴影。这说明微粒也有波的效应。

在古典物理中,一物理现象总是有必然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存在。例如,我们手拿一颗石头,松手石头就自由下落,落到地面某处一定的位置。在这“因”(松手放开石头)与“果”(掉到地面某确定位置)中间的连系,是由大自然中的物理定律所支配在这个自由落体的因果中,自然定律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或地心吸力定律。

量子物理的机率性因果律:这种因果关系是机率性的,表示因果间的物理性质具有机率性的特征,举例来说,我们掉落一颗石头,是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所掉落的,不是石头,而是质量很小的电子,那么这种属于「微观」世界的物理量,会出现「波」的性质,于是就有「测不准原理」等现象发生;它的掉落路线不能确定,更不用说掉落的位置了。因此,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受着波动式和统计式双重机率性的管制。


爱因斯坦早年曾经不赞同量子理论,但是到了现在,量子理论几乎已经完全被接受了。量子论给人类带来了技术革命——从半导体到核能,从激光到电子显微镜,从集成电路到分子生物学——成为有史以来实用中最成功的物理理论。这一切无一不是量子论的最好证明。


相关文章:
·潘建伟对话青少年:别老是把量子力学跟哲学、宗教联系在一起
·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量子力学可能崩塌你的“科学”世界观
·金刀驸马:量子力学权威薛定谔说生命轮回
·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到佛学
·量子力学新实验证实:没有测量,就没有真实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