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谈天说地
赵丹阳: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十条秘笈 
作者:[赵丹阳]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4-09-20] 2014-10-11


    《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既是善于著述的文章家、道艺深明的儒学家,也是应对敏捷的辩论家。

  诸葛亮的辩才,在其畅言当时天下局势的《隆中对》、力促孙刘联盟与及回书斥王朗的佳作《正议》中,一再地被加以运用、发挥,其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屡试不爽的功效性不由人不击节喝彩。

  一、诸葛亮赖以“舌战群儒”的十条金科玉律

  在《三国志》及《魏略》两部书中,不难发现诸葛亮与人论辩的具体“作战”方式是:与有智慧的人物说话,要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圆通善辩;同善辩的人说话,要提纲挈领;同自矜高贵的人说话,要凭借自身背景或理想信念,不卑不亢;同富足的人说话,要境界高远,言辞豪迈,摒弃世俗;同捉襟见肘、穷困潦倒或职位低下的人说话,要动之以利;同好战之人说话,要彬彬有礼;与勇武之人说话,要豪胆果断;与愚钝、不开化之人说话,须锋芒毕露。与身居高位的人说话,必须谈奇特的事来打动他。

  这十条金科玉律,其实早在《鬼谷子-权篇-第九》中已有所录,其原话为:“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但鬼谷子微言大义,未尽详实。譬如对于文中“与富者言,依于高”的这个“高”字,资质低劣者未免会以为‘高’字仅仅代表高深玄奥的意思,那就犯了外交辞令中的大忌。再如古人常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枭杰奸佞是最善于伪装的,哪儿能一眼便分得出对方是愚者、智者抑或勇者、贵者?连对方底细尚且不知,又如何依据鬼谷子的口诀出招?

  诸葛亮则不仅对该文中的“智”、“博”、“富”、“高”等10多个关键字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解释,更对如何识别、判定这十类对手写下心得,载于《七略》。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运用此七种策略察人观物,不惟可以探知对方性格、品质、才情如何,甚至连他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生平履历也都能了如指掌。

  二、诸葛亮纵横捭阖的实战案例

  诸葛亮的第一次演练,是在南阳草庐之中。他纵论天下大势,详略得当。这其中有规谏,譬如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告诫“此诚不可与争锋”;也有指引,譬如提到江东孙权,三世基业,“国险而民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最后诸葛亮对未来主人刘备的政治号召和御人之德作出评价:“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综上分析,曹操北占天时,孙权南借地利,刘备独据人和,只要再“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一旦时机成熟,“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无怪乎刘备听罢,“与亮情好日密。”

  在他给刘备的申论《隆中对》里,没有一句空话套话,从头到尾都扣紧了两个字:霸业。这份宏论中的“实在劲”,在当时来看,除了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无人可比。

  按理说儒家讲求的是“口不言利”,但诸葛亮所言却句句离不开怎么教刘备获取“事功”,这不是因为他世俗鄙陋,恰恰是他懂得相时而动、因人设谋的道理。对穷困潦倒的刘备,诸葛亮如此言辞,正是对《鬼谷子》中“与贫者言,依于利”这一口诀的绝妙运用。

  诸葛亮的第二次亲身实战,始于刘备兵败长坂,待吴救援之际。他见到孙权后,先是说了这样一句开场白:“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仅仅一句话,就起到了三个作用,其一,不卑不亢地抹掉了刘备新败之后狼狈不堪的窘态。其二,抬高孙权身价。其三,拉孙权下水。指出当今对江东威胁最大的就是曹操,不联刘抗曹则无以自存……

  当听出孙权决意抗曹之意后,便毫无顾忌地说道:“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句话又是“与富者言,依于高”这一口诀的运用。

  关于诸葛亮的口才,最出彩的还是回书骂王朗一事。

  魏国大司徒王朗劝降许靖不成,又来撺掇诸葛亮背反蜀汉。

  诸葛亮遂拟写《正议》,训斥王朗,严正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这段寥寥数百字的檄文,正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塑造“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这一文学掌故的原料。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王朗“顺潮流,识时务”的“高论”嗤之以鼻,并以“逆子”、“贰臣”反唇相讥,痛斥王朗违背人伦臣纲,他疾言厉色,穷追猛打,如秋风扫落叶。王朗愧愤难当,竟倒撞马下,被活活气死。

  事实上,无论是史实还是演义,都从侧面凸显了诸葛亮对“与愚者言,依于锐”这一口诀的驾轻就熟。


相关文章:
·赵丹阳:读少年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有感
·黄朴民:论诸葛亮用人之失
·诸葛亮观人七法,教你如何识别有用之人!
·赵丹阳:抵御颜色革命的七大战略
·赵丹阳:如何避免房产税成为“恶税”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