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张英超:《礼之道》告诉你——我们是谁? 
作者:[张英超] 来源:[作者惠寄] 2014-02-22


   
数千年来,国人骄傲地称自己的族群为“礼义之邦”。

 

    然而,礼是什么?何为礼义?却成了需要弄清楚,却一直难以说明的问题?

 

    难道礼就是板着面孔,磕头作揖,穿着华丽,盛大非凡的祭典吗?古礼的确包含这样的内容,但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礼义之邦的意义就在衣饰和举止吗?若如此,礼与戏有何区别?礼义与作秀有何区别?

 

    读完翟玉忠先生的大作《礼之道:中华礼义之学的重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月),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礼”分为礼义和礼仪两大部分。礼义具有稳定性,常常历千载而不变,其核心是“因人情节人欲”,这是古圣贤制礼作乐而基础;礼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其仪节,它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随时而变”。我们现代人缺乏的不是礼仪,而是礼义,这也是我们着力要重建和继承的东西。

 

    现代西方文明主流文化逆礼义而行,主张“因人情,纵人欲”,这是不符人的清静本性的,难怪越是现代社会人越轻燥,越缺乏幸福感。人类真应该以礼义之道为准绳反思自己,想一想,动物尚且按自然时序生育、生活,若人不能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简直不如动物了——这或许也是《礼记》中将礼义作为人与动物区别标志的原因吧。

 

    翟先生的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弄清楚了礼的本质,还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礼义的具体指导原则——这就是他从《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中揖出的《“大小戴记”三纲礼义精华录》(该书“中编”),原来君臣之义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它的核心上下之义本是“势之不可去者”——君主制消失了,但上下之义仍然适用于任何社会组织,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学校……想一想,哪一个社会组织不需要处理上下级关系呢?靠轻浅的、甚至“厚黑学”式的办公室哲学,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吗?恐怕还是要上“义”下“忠”才行吧!

 

    在这种意义上,礼义真是不可一日或缺啊!

 

    最后,我为礼义之学的构建基础感到惊讶。儒家礼学的基础是中国古典逻辑学名学,按郭店楚简《六德》,一个人的社会名位、职分和所应遵守的道德本来就是一以贯之的,后世的“三纲五常”有那么深厚的理论基础,哪里是什么口号式的道德说教——中华文化从名学到道德都是相通的,这是人类怎样一种高度集成、高度发达的文化啊!

 

    我知道翟玉忠先生多年来一直在艰苦地“为往圣继绝学”,通过他的阐释我知道了中国那些千年经典不是历史尘埃下无用的故纸堆,相反,它们正是现代人急需的生存智慧——从经济学(轻重之术),到逻辑学(名学)到伦理学(礼义之学)都是这样——同其他诸多学者不同,翟先生不仅在传授智慧和知识,还给了我们一种自尊与尊严。

 

    作为一位他诸多著作的忠实读者,我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谢谢您,翟先生!

 

    ——我会努力按礼义之道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
·陆寿筠:让社会科学理论回归东方哲学之道——结语
·陆寿筠:让社会科学理论回归东方哲学之道(一)——东西哲学之分野
·翟玉忠:实事求是与中庸之道
·陈云鹤道长:健康之道贵在“三大平衡”
·翟玉忠:守清道而抱雌节——中华治身理国之道远矣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