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王绍光 樊鹏:票决制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民主决策规则 
作者:[王绍光 樊鹏] 来源:[网友推荐] 2013-07-26


编者按:本文摘自王绍光、樊鹏著:《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月出版,这是国内首部解读中国政府决策模式的著作。
 

 

不少人以为票决或多数决等同于唯一可行的民主决策规则,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早已证明,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条件下(如只有两种可能的选项时),票决才能产生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决策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处理每个方面都可能有许多选项(如新医改),单靠多数决根本不可能产生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1]更何况,这已经假设所有人的偏好强度相当。如果对票决参与者的偏好强度加以分殊,票决就更不可能产生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了。[2]

 

    即使不在偏好集结(preference aggregation)的精确性上纠缠,与多元模式下的多数决相比,共识模式下的共识决也具有诸多优势。多数决与共识决都假定决策主体之间在备选方案上存在分歧,但消除分歧的方式不同。多数决消除分歧的方式是通过投票揭示哪个方案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并把那个方案确定为最终方案。共识决的方式是通过反复的协商、协调、协议,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扬长避短,合成(synthesize)一个新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这也就是说,多数决是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有赢家、有输家;共识决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 game),各方都是赢家。两者在游戏规则上的不同导致两种游戏的玩法大相径庭:

 

共识决是集体本位,寻求好的集体方案;多数决是个体本位,只求集结个人偏好。

 

共识决相信可以找到各方都愿意接受的新方案;多数决认为只能在现有方案中决出各方都必须接受的方案。

 

在共识决下,各方聚焦与政策相关的议题;在多数决下,各方更关心得票多少,精力投向争取足够支持票,而不是问题本身。

 

共识决鼓励合作,即使有分歧也不会导致分裂;多数决鼓励竞争,各方倾向纵横捭阖,形成派系。

 

共识决注重对话(dialogue)、注重商议(deliberation),各方都需深入讨论各种方案里各种选项的优劣;多数决注重辩论(debate)、鼓励各方尽量隐瞒自己的底线,尽量为自己的方案辩护,妨碍有效沟通。

 

共识决鼓励各方为支持自己的方案提供论证、为反对其他的方案提供论据,鼓励说理,鼓励倾听,反对为反对而反对;多数决鼓励各方相互攻讦,因为打败对手方案是自己成为赢家的前提。

 

共识决鼓励各方向中间靠拢,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合成方案;多数决鼓励各方策略性地采取极端立场,以便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最终妥协。

 

在共识决下,少数派的意见会被吸纳;在多数决下,只有等到下一轮决策时,少数派才可能(仅仅是可能)让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

 

共识决可以处理错综复杂的政策议题,考虑众多选项的各种组合搭配;多数决往往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两者必居其一的选择。

 

共识决是多轮游戏;多数决是一锤子买卖。

 

在共识决下,扎实的论据、有说服力的论证、令人同情的呼吁都可能改变人们的看法,使各方分歧缩小、收敛;在多数决下,各方倾向固执己见。

 

共识决的结果包含了原有各种方案里好的部分,扬弃了坏的部分;多数决的结果包含了赢家方案里坏的部分,舍弃了输家方案中好的部分。

 

共识决有利于决策主体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数决可能伤害彼此之间的情感,妨碍各方在下一轮决策中形成合作关系,造成恶性循环。

 

共识决作出决策比较费时,但比较容易顺利执行,因为决策是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家都是赢家;多数决作出决策比较迅速,但执行时可能受到输家有意无意地阻挠,甚至破坏。

 

    由此可见,共识决比多数决更能体现民主精神。实际上,整个商议民主理论都可用来解释共识决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对于多数决的优越性。[3] 在实践中,共识决也被广泛运用。例如,议会制下的内阁在决策时几乎从来不用多数决,而采取共识决的方式。[4]欧盟的正式决策规则是多数决,但真正起作用的是非正式规则,即共识决。有研究发现,欧盟超过80%的决策是使用共识决作出的。[5] 一项对北欧国家丹麦的研究发现,该国政策制定的机制更接近共识决,而不是多数决,虽然后者才是法定的决策规则。[6]此外,还有一大批国际组织采用共识决作为其决策规则。[7]

 

综上所述,以新医改决策过程为代表的中国中央决策模式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共识型”决策。

 

注释:

[1] Kenneth J·Arrow,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New York,Wiley,1963.

[2] Charles M·Harvey,  “ Aggregation of Individuals Preference Intensities into   Social Preference Intensity,”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vol.16,no.1,January   1999,pp.65-79

[3]  John GastilDemocracy in Small Groups: ParticipationDecision Makingand Communication,Philadelphia,New Society1993;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eds,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2005; Christian List,“Deliberation and Agreement,” in Shawn W·Rosenberged,Deliberatio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Can the People Gover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p6481; John Dryzek,“TheoryEvidence and the Tasks of Deliberation,” in Shawn W·Rosenberged.Deliberatio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Can the People Govern?,2007,pp.237-250

[4]参见新西兰政府公布的Principles of Cabinet Decision Making,” http://www.cabinetmanual.cabinetoffice.govt.nz/5.11;Mark Schacter and Phillip HaidCabinet DecisionMaking in Canada: Lessons and PracticesInstitute On GovernanceOttawaCanadaApril 1999.

[5] Dorothee Heisenberg,“The Institution of Consensus in the European Union: Formal versus Informal Decision making in the Council,”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no.44 (2005),pp.6590

[6] Henning JrgensenConsensus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in Denmark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

[7] Richard H·Steinberg,“In the Shadow of Law or Power? Consensusbased Bargaining and Outcomes in the GATT/W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6no.2 ,Spring 2002,pp.339-374


相关文章:
·王绍光: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三)
·王绍光: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二)
·王绍光: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 (一)
·王绍光:中国政治学——从取经到本土化
·王绍光:国家强制能力的中国经验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