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枫桥:由“重”生“轻”论 
作者:[枫桥] 来源:[作者惠寄] 2013-04-18

【摘要】:通过《论“重”之要》对“重”的形而上以及形而下进行了探讨后,复需要对“重”之生生作用的内涵以及作用进行研究。出世入世,天地之间,只有将“重”“根深固柢”,方能“长生久视”,既能瞻前,也可顾后。本文分道、物、俗三段,将形而上与下统摄,从中可以看出“重”必然生“轻”,其本身具备生轻的道径,且有具体的运用之法。由“重”生“轻”,“轻”“重”双泯,“大制不割”;“轻”复为“重”,“重”复为“轻”,生生不息。

“人问寒山[1]道,寒山路不通。”[2]“道”、“佛”、“上帝”靠理论是找不到的,只有“登陟寒山道”才能知信“寒山路不穷。”[3] “不穷”之路,“引重致远”[4],《论“重”之要》,已初窥其牗[5]。出世入世,天地之间,只有将“重”“根深固柢”,方能“长生久视”,既能瞻前,也可顾后。“重”是最脱离僵化,反对沉重的,“重”本身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包之重与石头之重,入水的运动是不同的。既然天地之生尚未定论,那么何妨足袜生尘,同来凌波微步一番,看看如何“重殖仁义显”[6]。

一、以道观之[7],重具生轻之必然

1、世必然有重。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8],佛祖说:彼西方极乐世界,具足庄严,永无众苦[9]……他们没见想过上帝,他们也不想立刻上西天,他们是这个世上八成的人,另外大约两成的人在数十年前依然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依然晃着脑袋吟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信孟子说“万物皆备与我”[10],发愤“为往圣继绝学”[11]。按照普遍道理不需要证明的论证规则,很明显存不存在道、上帝、佛祖等等玩意儿,大众的投票已经有了选举结果,然而总有人讲“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么我们为了文章顺利的展开,暂且先扼要的谈谈。哲学家分两派,唯心与唯物,总之一元是普遍的共识,唯心者大部分相信存在上帝和神灵,但是需知正是因为普罗大众中“中士”、“下士”[12]们的犹豫和排斥,圣人们才“以神道设教”,创制了各种仪式和方便;唯物依据的是科学,在科学尚未能回答何者为此宇宙的生发处时,用剥离宗教神秘外衣的纯粹形而上的“道”、“上帝”、“涅槃”等词借来表示一下,科学家们想必应有此器量。正因为此“道”之难得,故而红尘中“用科学武装的”、“有上帝保佑的”大脑往往“恍兮惚兮”,少了根与重,“聚缘内摇,趣外奔逸”[13],反而令人遐想其中不知有何物?个人如是,社会如是,没有根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的,有根而找不到的,是流浪的浮萍。寒山路是求佛寻道之路,也就是找根的路,既然一元已发,心物已别,那么随之追溯根本,就有了生命的意义。“重为轻根”[14],是“法地”[15]之法,方便之法,因为有根即有“重”,无根也有“重”,万事万物皆有所待,有所待即有轻重。持“重”入门,攀缘而入,渐次能开根、元之“能”、“所”[16],抑或是“体贴”了“良知”[17],那么即使力有未逮,也能抓着个实处,至少能“摸着石头过河”。

2、重必然有轻。无极到八卦的发展进路呈立体球状,阴阳、远近、高下、名实、动静、深浅乃至先后、是非等等概念均与轻重同出而异名[18]。由于“万物负阴而抱阳”[19],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20],故而“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21],“重”兮轻所依,轻兮“重”所伏。轻与重,动与静,阴与阳,同属一体两面,“冲气以为和”[22],不管其权重变化如何,总之轻与重无法须臾分开便是,故而《康熙字典》干脆将“重”的字义直接表述为:“重,轻之对也”[23]。再则,根据矛盾论的观点,事物皆有矛盾,有矛即有盾,轻重也是矛盾范畴,必然同时存在。矛盾越激烈,产生矛盾的两端就越极端,承认轻与重是一对矛盾,那么重越重则轻越轻,天平的两端将越离越远,真正持“重”,“轻”是油然而生的。撇开唯物的自然界法则,从人心妙用之“重”[24]的角度而言,“归根复命”[25]、“反身求诚”[26],均倚“重”而近道,纵然不能证得“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27],也能自知而生明[28],宁静而致远[29],不必担心持“重”而湮灭了创造力。相反,正因圣人由“重”生“轻”,才有了礼、乐、《春秋》,也产生了忠信仁义等世俗道德规范,乃至制度、法律、风俗等等社会的花朵才有了扎实的根基和持久的生命力。

3、重必然生轻。“有无相生”[30],“轻”“重”相随,既然“重”必然有“轻”,那么其“轻”也必然有“重”,道教中的阴阳鱼图案即标示了阴阳转化的道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31],相对的两极能相互转化,那么“轻”与“重”之间的互相生克也是情理中事。若以九霄最高处为目标,平步青云路为大道,忘却“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2],那么亢龙必有悔,“轻”极必返“重”,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反过来,若以“重”生“轻”,培风以负苍天,积流渐成大海[33],方能在大势来时安之若泰,“如如不动”[34]。由此可知,“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35],根深方能叶茂,“重”深更能成就“轻”高,“重”的培养需要能量的积聚,自然界如此,主观的心理也是如此,能量的大小决定事物发展的高度。“重”,必须通过有选择的执着来逐渐体现,老子常要求执着“静”,执着“下”,执着“善”,世人也可以有各自的选择,通过执着,蕴育能量,厚积薄发,在浮嚣社会,相较于轻生重之“顿”,显然重生轻之“渐”更为可靠。要发展什么样的“轻”,就看找到什么样的“重”,从一定程度上讲,如何创造“轻”,即如何找到其“重”;培养什么样的“重”,即发生什么样的“轻”。

二、以物观之[36],重备生轻之径

1、得其一的重生轻。既然“重”亦是道,那么效法道之自然而生轻,正是光明大道。何为自然?本来就是这样!“不增不减,不生不灭”[37]者是也;如若对此“惚兮恍兮”[38],则退而求其次,“法天”、“法地”[39]可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40],圣人“格物致知”[41],四时合其序[42],方能“提挈天地”[43],“宇宙在乎掌中,万物生乎身上”[44];如若依然木然,那就去效法持“重”高人,也可,但何为高人,则需眼光和运气了。就眼光而言,孟子见到了四圣,庄子知道了四真人,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得这类高人指点,需要极大的福报[45]。等而下之,则法贤才,“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46]……都是成器之材,“达者知通为一”[47],可资借鉴,但需防郑人学步,削足适履。万物生发均有其“重”,《阴符经》云“其机在目”[48],抓住关键,可知“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49],“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50],“执大象,天下往”[51],找到重中之重,是创造不可思议的源头;万物之“轻”层层相“重”,由“轻”返一,则近乎道,“得一”[52],再由“重”生“轻”,此时之“轻”已非彼时之“轻”,大可“为无为,无不为”[53]

2、一分为二的重生轻。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发展,其观点认为斗争是绝对的,其结果总是一方取代另一方,那么“重”生“轻”之径非常明显,但是矛盾的结果毕竟只是一个点,过程才是一条线,虽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统一与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如何把握规律,并进行选择的过程毕竟才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国之利器不可示人”[54],但在矛盾的生灭之间,我们可以尝试把握其生灭之“重”。首先,“若菩萨行与非道,是谓通达佛道”[55],解决矛盾,先要坚固自身重心,并能够了解和适应矛盾;其次,“乐能哀,智能愚,壮能衰,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56],因为“强梁不得”[57],必须随时调整自身应对矛盾;第三,“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58],这是为打破平衡,从削弱对方的角度找出轻重的转换点。由此可见,一分为二的“重”,势如流水,在己与彼的平衡之间寻找落差,滋养生发。然而,虽然势有轻重,但人往往却“搏之而不可得”[59],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反之物不得两起”[60],任何事物都显隐相随。见毫末之微而不见泰山之大,是因为人往往被“浮云遮望眼”[61],或者选择性的盲目。以“有无相生”[62]为例,“有”是显性,“无”是隐性,“无”隐藏在“有”的光辉而背后,正如科学家揭示DNA隐形遗传的规律那样,在显隐转换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表面的现象寻根,进而把握内在的隐相。值得注意的是隐有时也是主动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63],通过历史、经验和主客观规律准备好自身之“重”,方能在轻重间秉持有度,不至“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64]

3、一分为三的重生轻。庞朴等大师率先抓住了一分为二说的一些不足,通过整理前辈的典籍、观察世界的客观现象,提出一分为三论,较为有效的解决了一分为二观的一些不良倾向。然而,大多数人的观察角度是站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直白的逻辑顺序上,看似在“三”之后可以不断推衍创新,但是,“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可得,而况其凡乎!”[65]他们忽略或误解了其倚为论据的古人最为关键的“执道枢”[66]的告诫:“一生二,二生三”而后“逝曰远,远曰反”[67],“周行而不怠”[68]这是道的法则,二居其间,由一所生,包含一又不同于一,生三又不同于三,一为二之“重”,三为二之“轻”,三者有同有异,以“二”为枢重,“大道汜兮,其可左右”[69],“无适焉,因是已”[70]。同理,庞朴一分为三的方法论通过中庸敷衍出四种排列方法[71],“执两用中”[72],其实质是从矛盾的“一”和“二”之间拉一个“中”出来,命名为“三”[73],考虑到“中”的静态,又将“和”以及“对立统一”的观念引入,称之为“动态的中”[74],并通过古人“中道”的方法论,将此“三”列为三分世界的一极化庸(用),他贡献了一个三分世界,但由于致力于“三”,缺乏回旋余地,看似四平八稳,对立统一,却苦于缺乏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原则,只得“发表一点公平的议论,还它以本来面目”[75],在中庸问题上仍旧未有实质性突破,而且似乎反不如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得进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三分论中,应着“重”于“二”,以此为道枢,可“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76],这样也更能体现中庸的权变:欲“归根复命”,化繁入简,则“重”往一处去,欲创生生不息,则向三处生发,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质所在;万物皆运动,黑格尔看出,“对有与无来说,(统一)是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最特征的形式就是变”[77],如何在变化中掌握轻重变化,这其中就需要通过道枢调度调和,可以统摄“度”、“权”、“衡”、“揣摩”、“捭阖”等方法随机而用,“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78],若能达成“玄同”[79],“止于至善”[80],则“万物恃之而生”[81]焉。至于四分之法,庞朴已证其实质为三分[82],余皆不论。

三、以俗观之[83],重备生轻之法。

1、任运自然。天道自然,“成、住、坏、空”[84],六爻[85]变易,“万化而未始有极也”[86],苍茫宇宙,虽“夫物芸芸”[87],但又“各复归其根”[88],既有可循之根重,则不论扬弃的方式如何,我们总可以努力去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夫道,有情有信”[89],察其机要[90],方能“知有所待而后当”[91],但是“其所待者特未定也”[92],正如今人所言,世界是合力的结果,未来总是出人意料,故而老子说:“强梁者死”[93],庄子也只得要求“安时而处顺”[94],“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95]了。守住道,“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定”[96],顺应自然,觅到“一”之根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97],老子认为天道对人的要求是“为无为而无不为”[98],按现代话说,得其“重”后,找出规律,运用规律,开拓发展。而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99],大化流行,必然有其法则,非私智所能改变,天道生生不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00],世界的洪流抵触阴谋,若能顺应天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01],厚德载物,何愁创新力不足,社会不前进?这也似乎是面对未知的无奈,俗世中较为高明的办法了。

2、规律之重。“天无私覆,地无私载”[102],万物滋生,即有规律,通过实践,可以了解内外双因及其联系,把握矛盾发展,也就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不知常,妄作凶”[103],但是,必须看到,规律具有特殊性,牛顿的物理定律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似乎因发现超过光速的物质而濒临证否,物理世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变迁更加无常,阶级论、循环论或许能指导其长期的发展规律,但缩小到十年、五十年则失之阔荡。如何找到规律之“重”,进而生“轻”,现试探讨之。首先,既然世界充满矛盾,那么首要的就是找出矛盾的重点,一是从矛盾中直观找,二是执“二”找“三”,三是追根找“一”,究竟偏向“三”还是“一”,则执“二”之枢重权衡;其次,持“重”,而后通过类比、推演等方法,找出现有矛盾将生之“轻”,趋利避害,“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104],“天下之然哉”?[105]以此;第三,必须“三思而后行”[106],此间“三”代表多,故有豪杰称,再思即可,三思则废,其实不妨一思正,二思反,三思合(往“一”合根,往“三”合生),如此三思,继而后行,则“无往而不利”。东方文化大体是向内求一的,流弊是抱残守缺,西方文化则大致向外求三,流弊是偏执矛盾竞争,当前主流意见是向外索取西方民主文化的优势或向内挖掘“和”文化的精髓使两者融合而生新,从哲学思考上似乎并未能回答如何融合;世界是复杂矛盾的综合,文明与冲突、发展与稳定、金融与实体、富裕与贫困、民主与集中、税收与利润、利益与道义、大众与精英、历史与未来、力与势与命[107],一切都纵横错综,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依靠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本来就难以解决自身问题,师夷长技也水土不服,故而仅靠单一的对立斗争、调和的或者三分的中庸方法论[108],确有望洋兴叹之惑。因此,化繁为简,由三返二,在现象的坑坑洼洼的球面,说取其“中道”也好,挖掘优势也罢,总之往生发处找出动态的或静态的“重”来,以“重”为枢,方能岿然不动,通达生生之变且游刃有余。

3、舍我其谁。经世治国,必须重本轻末,举重若轻,所谓本者,首要是务其人[109],再好的战略规划,再先进的制度,缺少德才兼备的人,也是枉然,胡景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更是将人才战略着眼于提升全民素质教育的高度。但是从世情而言,“人之情莫不有轻重,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110],世人“多有所尤则听必悖”[111],“轻失臣,燥失君”[112],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难以得兼,如何做到“思无邪”[113],“正而后行”[114],确需要教育和功夫,故而庄子之类有道无才者只得守园林,和珅之流有才无德者高居庙堂,也就是传统用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115]观念的体现。每个人都把“我”看得很重,“至愚者不甘人后”[116],特别在是强调人本主义的现代更是如此,这样,每一个“我”如何做好自己,就成了重要的问题。老庄孔孟等等都在人心的修养亮出了方法,宋明儒家糅合了佛学,继续心的道统,虽然古今科技环境不同,但人心依旧,故而他们的论述在今天乃至以后,仍旧会有较强的指导意义[117]。如何修心,修行,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和着实倚重的,特别是领导者,需要在纷繁的事务中寻找头绪和重点,不仅是“每逢大事有静气”,而且要每时每刻有静气。“销落诸念”[118],精纯守一,始终在心中持“重”,不外浮才能不障目,不障目才能保持清明,执其枢重,“不惑”[119]、“不动心”[120],生灭随意,处处逢春,何况轻重!“宇宙在手,万化由我”,何能如此霸气?“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何能如此潇洒?汉高祖欲“威加海内兮归故乡”[121],孔子却为何讲“君子不重则不威”[122]?战国乱象频起,百姓朝不保夕,为何孟子却要提出养浩然之气?老子提出的三宝,慈即爱,俭即节制,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虚谨慎,这三宝又凭何所依?一言以蔽之:“心有重,才有根,根越深,花越茂”[123]。百年来民主潮流浩浩汤汤,我们国家《宪法》也规定了人民民主,“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124],既得其时,则舍我其谁,不管环境如何,“以百姓心为心”[125],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6],“慎终如始”[127],方能“留取丹心照汗青”[128]

四、结语。

“佛法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真谛者,泯一切法;中谛者,统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129]行文中道、物、俗三段也可将就视为如此划分,已然将形而上与下统摄,从中可以看出“重”必然生“轻”,其本身具备生轻的道径,且有具体的运用之法。由“重”生“轻”,“轻”“重”双泯,“大制不割”[130];“轻”复为“重”,“重”复为“轻”,生生不息。言不尽意,只有在下手用时,方能显“重”之生生妙用。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魏)王弼 注,楼宇烈 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12月。

[2] 《列子》景中 译注中华书局200701月。

[3] 《孟子》,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1版,198782印。

[4] 象山语录 阳明传习录,(宋)陆九渊 等撰,杨国荣 等导读,20001201上海古籍出版社

[5] 《黄元吉文集》,(清)黄元吉 著,蒋门马 校注,200391宗教文化出版社

[6] 《宋诗研究》,胡云翼 著,201102月,岳麓书社

[7]《五灯会元》,(宋)普济 著,苏渊雷 点校,198410月,中华书局

[8]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9]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93

11]《大学·中庸——中华经典藏书》,王国轩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09月。

12]《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任法融 著,东方出版社200904月。

13]《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4]《南怀瑾选集》,南怀瑾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06月。

15]《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著,重庆出版社200911月。

16]《春秋繁露》,董仲舒著,周桂钿 译注,中华书局201101月。

17]《尔雅注疏》,(晋)郭璞 注,(宋)邢昺疏王世伟 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0月。

18]《楞严经》,赖永海,杨维中译注, 中华书局201005月。

19]《云笈七签》,(宋)张君房 编,中华书局200312月。

20]《诸葛亮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三国诸葛亮 著,段熙仲闻旭初 编校,中华书局20097月。

21]《历史哲学》,牟宗三 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06月。

22]《中国历史讲话 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十力丛书)》,熊十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03月。

23]《金刚经讲话》,星云大师著,新世界出版社,20089月。

24]《寒山诗注 附拾得诗注(精)》,(唐)寒山 著,项楚 注,20000301日,中华书局

25]《圣经》,金陵出版社。

26]《无量寿经》,陈林 译注,201005月,中华书局

27庞朴,《三生万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月。

28庞朴,《一分为三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月版。

29]《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陆玖 译注,201110月,中华书局

30]《维摩诘经》,赖永海,高永旺译注,中华书局,20105月。

31]《化书》,(五代)谭峭 撰,丁祯彦李似珍 点校,199608月,中华书局

32]《黄帝内经》,姚春鹏 译注,201006月,中华书局

33]《逻辑学》,黑格尔著,杨之一译,商务印书馆,20035月。

34]《幼学琼林》,王诒卿 注解,20090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1] 寒山,又名寒山子,唐朝高僧,与高僧拾得一起被乾隆御赐“和合二仙”称号。

[2] 寒山子,《寒山子诗集•人问寒山道》。

[3] 寒山子,《寒山子诗集•登陟寒山道》。

[4] 孔子,《易系辞》。

[5]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6] 见拙作《论“重”之要•谒金门》

[7] 庄子,《秋水》。

[8] 《圣经•创世纪》

[9] 《佛说无量寿经》第十一品。

[10] 孟子,《孟子•尽心上》。

[11] 宋儒张载语。

[12] 老子,《道德经》。

[13] 《大佛顶首楞严经》。

[14] 老子,《道德经》。

[15] 老子,《道德经》。

[16]  生生之谓能,所在即为所,是儒家争论的涅槃境界究竟为何。

[17]  王阳明的“良知”,儒家的心性之学。

[18] 见拙作《论“重”之要》

[19] 老子,《道德经》。

[20] 朱熹,《楚辞集注》。

[21] 老子,《道德经》。

[22] 老子,《道德经》。

[23] 《康熙字典》第1291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24] 见拙作《论“重”之要》

[25] 老子,《道德经》。

[26] 孟子,《孟子•尽心上》。

[27] 《大佛顶首楞严经》。

[28] 老子,《道德经》。

[29] 诸葛亮,《诫子书》。

[30] 老子,《道德经》。

[31] 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

[32] 苏轼,《水调歌头》。

[33] 庄子,《逍遥游》。

[34] 《金刚经》。

[35] 孔子,《易经系传》

[36] 庄子,《秋水》。指从事物内在本质分析。

[3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8] 老子,《道德经》

[39] 老子,《道德经》

[40] 《阴符经》。

[41]  曾子,《大学》。

[42] 《易经》。

[43]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44] 《李荃注阴符经》。

[45] 佛教用语,建立在因果之上的福气。

[46]  庄子,《逍遥游》。

[47] 庄子,《齐物论》。

[48] 《阴符经》。

[49] 谭峭,《化书•转舟》。

[50] 阿基米德名言。

[51] 老子,《道德经》。

[52] 老子,《道德经》。

[53] 老子,《道德经》。

[54]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55] 《维摩诘经•佛道品》。

[56]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57] 同上。

[58]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59]  庄子,《知北游》。指从事物客观角度分析。

[60]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61] 王安石,《登飞来峰》。

[62] 老子,《道德经》。

[63] 孔子,《论语•泰伯》。

[64] 谭峭,《化书•稚子》。

[65] 庄子,《齐物论》。

[66] 庄子,《齐物论》。

[67]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68]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69]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70] 庄子,《齐物论》,既然到不了底,就到此为止。

[71] 庞朴,《一分为三论•中庸》称中庸有四种组合形态:ABA而不A′,不AB、亦AB

[72] 庞朴,《一分为三论•中庸》,第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月版。

[73]庞朴,《三生万物•中庸平议》第38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月。

[74] 庞朴,《三生万物•中庸平议》第36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月。

[75] 庞朴,《三生万物•中庸平议》第49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月。

[76] 庄子,《齐物论》。

[77] 黑格尔《逻辑学》第一章

[78] 孔子,《易经系传》。

[79]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80] 《大学》。

[81]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82] 庞朴,《一分为三论•四圣二谛与三分》,第1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月版。

[83] 庄子,《秋水》。指以常人主观角度认知。

[84] 佛教的宇宙观,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灭,又转变为另一世界的成立、持续、灭、无。

[85] 《易经》卦象变化。

[86] 庄子,《大宗师》。

[87]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88]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89] 庄子,《大宗师》,道有境界,有征候,有规律可被发现。

[90] 《阴符经》。

[91] 庄子,《大宗师》,规律、知识需对比才能理解。

[92] 庄子,《大宗师》,规律、知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93] 老子,《道德经》。

[94] 庄子,《大宗师》,把握当下,顺从规律。

[95] 庄子,《大宗师》。

[96]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97]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98] 老子,《道德经》。

[99]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100] 孔子,《论语》。

[101]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102] 庄子,《大宗师》。

[103]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104]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105]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106] 孔子,《论语》。

[107] 列子,《列子•力命》。

[108] 庞朴,《一分为三论》,中《中庸》篇的三分方法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9] 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

[110] 吕不韦,《吕氏春秋•诚廉》。

[111] 吕不韦,《吕氏春秋•去尤》。

[112]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113] 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114] 庄子,《应帝王》。

[115] 孟子,《孟子•公孙丑》。

[116]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

[117] 古代修心、修行的指导繁多,此处不敷。

[118] 《大佛顶首楞严经》。

[119] 孔子之四十不惑。

[120] 孟子之四十不动心。

[121] 刘邦,《大风歌》。

[122] 孔子,《论语》。

[123] 才字作两解:一为介词,二为才能。

[124] 孔子,《易经•系辞下》。

[125]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126] 孟子,《孟子》。

[127]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28] 文天祥,《过零丁洋》。

[129] 唐朝高僧湛然,《始终心要》。

[130] 老子,《道德经》。


相关文章:
·翟玉忠:和枫桥兄《数日笔耕有感》
·枫桥:数日笔耕有感
·枫桥:论“重”之要
·枫桥:林逋《山园小梅》叹
·枫桥:自嘲一首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