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事述评
西药迷信可休矣,处方药成美国意外死亡第一杀手 
作者:[凯文•格雷]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2年01月12日] 2012-01-15

  ■在过去100年来,车祸一直是美国意外死亡的首要杀手。如今,处方药首次超越车祸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杀手。

  ■罪魁祸首多为止痛药、镇静剂和兴奋剂。2010年,美国全境售出的处方止痛药足够每个美国人昼夜不停地吃上整整一个月。

  ■目前已有5个州采用特效药控制法来排查滥开药的医生。

  处方药滥用是罪魁祸首

  在过去的100年,车祸一直是美国意外死亡的首要杀手。如今,处方药首次超越车祸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杀手。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2011年12月21日发布的重要报告,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车祸第一次不再是美国人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的头号杀手是药物。不是海洛因或冰毒,而是医生开的政府批准制药公司生产出售给消费者的“良药”。

  美国人每年服用的药物品种难以计数,但致命的主要是止痛药、镇静剂和兴奋剂等,造成死亡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滥用、依赖和成瘾。

  “这仅仅是处方药滥用问题的冰山一角,”联邦报告的主要作者玛格丽特•华纳博士说,“这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在2008年,大约有4.1万美国人死于报告所称的“药物中毒”,比较而言,交通事故死亡只有3.8万人。这标志着自1999年以来药物中毒增加了90%,而车祸减少了15%。

  近九成的中毒由过量服用处方药引起的,罪魁祸首是维柯丁、奥施康定、扑热息痛、可待因、吗啡等鸦片类止痛药,还有臭名昭著的“浆果味棒棒糖”芬太尼,其药性比吗啡强100倍。出售的处方药只有约10%是用于治疗癌症疼痛的正常剂量,其余皆为过量服用。这些合法的鸦片类药物2008年致死1.5万人,超过可卡因(5100人)和海洛因(3000人)致死的人数之和。

  调查结果还发现:四分之三的药物致死是患者无意造成的,只有约13%是蓄意自杀。死亡最多的人群是白人、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年龄通常介于45至54岁之间。

  多管齐下 从源头监管是关键

  药物滥用的问题亟待解决,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咨询药剂师克里斯•琼斯博士说,最具创新性的干预措施之一,包括建立病人滥用止痛药的数据库,并确定滥开药的医生。

  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州采用特效药控制法来排查出这样的医生。“我们正在考虑评估这些法律,并且用于政策指导。”琼斯说。这包括与各州医疗授权委员会和药品授权委员会信共享息、监督开处方医生,并设置开药数量门坎及理由。

  美国缉毒局去年10月发起以第三方药品倾销为打击目标的年度“处方药收缴行动”,全国共收缴188吨老药。

  有48个州已采用药方监控程序,鼓励医生记录开具的每类受控处方药的数据,但目前只有37个州付诸实施。

  目前,情况仍然不容乐观。2010年,美国全境售出的处方止痛药足够每个美国人昼夜不停地吃上整整一个月。大约有1200万美国人承认他们没有药方就使用止痛药,这些非医疗用户至少有14%属于滥用或上瘾。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500多万美国人使用止痛药只为寻找过瘾的感觉。大多数人说,他们是从朋友或家人那里获得这些药物的。

  “药物化”成21世纪发展趋势

  处方药已经超过了汽车成为全美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这一事实,实际上标志着更深层次的社会转型。20世纪的美国最具特征的发展之一是“动力化”:更多人买更多汽车、驾驶更多英里,必然结果就是更多意外、受伤和死亡,直到政府大力干预才逐渐改变这样的趋势。21世纪的美国正在面对“药物化”的挑战,从儿童早期开始终身使用处方药即将成为常态。

    药物将会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呢?可预见的是:大脑将是未来医学的关注重点,制药业会开发和销售越来越多针对大脑的化学药品。为提高情绪、认知、注意力、记忆力和其他大脑功能,适当治疗大脑将成为常态。任何使你更聪明或更快乐的药物都会出现滥用现象,一些药物会像羟基类药物或“吗啡”一样让人上瘾。但只要严格执行有效政策,制药业的暗箱营销和医生乱开药方的现象就会有望得到遏制。(作者 凯文•格雷 编译 史春树)


相关文章:
·王锐:对“蒋政权”的想象可以休矣
·孔丹: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不能迷信新自由主义
·陆寿筠:中医养生实践亲证——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可以休矣
·阮炜:古希腊人真的很理性吗——他们很迷信
·何新:打破对西方史学意识形态的迷信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