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是在各民族认同联合建立国家后,从法理上讲,族权就归属于国权,民族自决权就归属于国家主权,族群方言就让位于国语。国语是公民通用的国家语言,方言则是国家内部不同民族和地区内各自通用的语言。公民语言从方言升华为国语,是一国主权存在的重要标志。
国家的命运决定民族的命运,而民族的命运就是语言的命运。历史上已有很多语言都被埋在地下,如果我们语言研究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它的音素、音节等细节上,而不关心这种语言的生命及其相关政治因素,那研究就失去了真义。要让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我们必须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加大塑造并在世界上运用中国战略语言的力度。
在此,笔者建议用“中国语”的概念替代“汉语”的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塑造其地位高于其他民族和地区方言的国家战略语言。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语的使用有助于国家认同。这对处于国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治理来说,有着特别迫切和重大的政治意义。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推广过“国语”,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推广“普通话”,这些都是塑造国家战略语言,提升全体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的有效实践。“中国语”当然也是当代中国需要大力塑造的战略语言。
第二,中国传统的“汉语”概念突出的是民族认同,缺乏的是国家认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各地区的民族方言没有必然的政治联系;但在各民族认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不同族群间还应当有一个“书同文”的统一性国家语言。现在,有“汉语”的称为,就得有“藏语”、“维语”等不胜枚举的民族和地方语言与之平行。它有悖于多民族联合建立国家之初共同达成的国家认同原则。在这些原则中,不统一的民族自决权、民族认同让位于统一的国家主权与国家认同。基于“汉语”语系的“中国语”塑造成为在国内其地位高于族群“方言”,在国际体现中国全民认同的统一的国家战略语言。
第三,国际社会早已为中国国家战略语言的塑造预留了现成的良好语境。长期以来,英语中将中国百姓用“汉语”要想表达“中国语”的意思,更多地表述为“Chinese”。Chinese,英文解释是“基于北京话的标准中国语”:而比较接近方言意义的“汉语”或“普通话”一词,英文则用“Mandarin”,该词的英文解释是“大多数中国人说的主要方言”。为此,我们也应在对内对外主流电视报纸杂志中用“中国语”代替“汉语”的概念。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塑造其地位高于方言的国家战略语言,决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与此相应的语言政策应当是,保留和丰富方言的多样性,维护和提升中国语的主体性。
国家建立后,塑造主体语言有利于防止国内民族的多样性消解国家的统一性,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内治理方面非常成功的重要经验。与“美利坚合众国”的概念的重点在“合众”(united)而非“众国”(states)的道理一样,事实上,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概念的重点也不在于“民族”而在于“区域”。现代国家理论表明,主权国家建成后,民族的多样性只存在于文化层面而非政治层面,民族差异已归属于地理经济学中的地区差异范畴;在政治学范畴内,这时的公民原则代替了民族原则,多样性的民族身份转化为无差异的公民身份。同样的道理,在中国塑造战略语言即无差异的“中国语”,更不意味着消灭国内多样性的民族特征,而是意味着在保证和进一步丰富民族多样特征的基础上提升国家的统一性。
(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本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211三期项目《国家外语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