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林桂榛:贫富差距与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作者:[林桂榛] 来源:[作者惠寄] 2010-08-05

温家宝总理2010217日答网民时说:“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314日“两会”时答中外记者又说:倘若中国经济规模化萧条震荡,“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此意20多年前邓小平就已表达,他在1987年说:“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此即《荀子·王制》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故温总理近来一再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修辞为“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他说:“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314日还还这样说道:“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熟悉古代典籍的人,完全可由温总理想起春秋名相管仲,想起管仲“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以及“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名言,想起战国大儒荀子其《富国》、《强国》、《劝学》、《修身》诸篇,甚至想起英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情操论》。

人世生活、人间生活之中民生民命最重要,孟子有一句话最能概括古来儒家重视民命与民生的总体立场,孟子说:“……(足食足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致力于黎民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乃“王道”的开始。儒家以“王道”来指称正义合理的社会之道、世治之道,儒家认为王道之政、王道之治的起点是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其实何止是“王道之始”如此?“王道之终”也实是如此!苟能百姓都真的人人“养生丧死无憾”,则这社会不仅是儒家说的“小康”,也是儒家说的“大同”啊,甚至比基督教说的“天堂”或马克思说的“共产社会”都说得感性和实在。再美好的社会,再美好的个体生活,实也不过是儒家简约说的“养生丧死无憾”六字而已。

如何实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之治或王道社会?《左传·文公七年》说“正德、利用、厚生”,今《尚书·大禹谟》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儒家经典《周礼·大司徒》则记述了荒凶之年“聚万民”的十二条政治措施,颇得民生要害,于现政极富启示,十二政曰:“一曰散利,二曰薄征(减轻赋税),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减缓劳役),五曰舍禁(开禁陆水资源),六曰去几(除去关市之敛),七曰省礼(减吉礼铺张),八曰杀哀(减凶礼铺张),九曰蕃乐(休闭娱乐),十曰多婚(促进婚育),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除“索鬼神”是善良祈祷或宗教法式外,其余十一条都是开源节流与救民、宽民、缓民、富民的行政措施,“除盗贼”则颇似现今中国政府的“打黑”行动。

民生的基础是财富或资源,民生的主题也是财富或资源。儒家对分享财富或资源的问题非常重视公道或正义的尺度,孔子有句名言:“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汉注说这里的“寡”指“土地人民之寡少”,这里的“不均”指“政理之不均平”。“均”此不指算术“平均”(今人多有误会),而是朱熹《论语集注》说的系是否各得其所、各得其分,“均”为“平徧”、“平舒”之意。《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和《孔子家语·入官》也记载孔子说“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该“均”字与“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均”用法相同。孔子认为财富、人口、人心能均、和、安则国家不谓贫、寡、倾,机会均等,社会公平,百姓可安居乐业,今类“幸福指数高”之谓。

孔子还有一句关于财富的重要名言——“君子周急不继富”。他曾对他的学生冉求为“富于周公”的鲁国权臣季氏“聚敛而附益之”表示强烈不满甚至愤慨,他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所主张的“周急不继富”之原则,亦是《老子》所称“损有馀而补不足”之道的一个翻版。孔颖达疏《礼记·祭义》“致和用”句说:“致和用也者,和谓百姓和谐,用谓财用富足。”孟子曰:“智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控制社会财富的占据差异既必要,也为亟务。当然,调控财富差异并不是回到老路搞什么平均主义或大锅饭,《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尚书·吕刑》说“惟齐非齐,有伦有要”,意思是不能否定差异的实际存在,只能在差异中寻求适当的平衡,倘若执意整齐划一则是孟子所谓“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此孔子所谓“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刘向《说苑》说:“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春秋繁露》述孔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宪问》)之才与功的齐相管仲善治国,他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又说:“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管仲不仅揭示了《诗经》“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及后来孔子所称“富之教之”的为政智慧,也揭穿了社会动荡的真正之社会根源——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多数百姓生活惟艰甚至民不聊生,所以“不可以罚威”,即不可威服,不可罚治,无论何种严法与酷刑都将无效。《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共产党宣言》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民生若此,则动荡如何可挡?贾谊《新书》曰:“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家宝最近关注的不仅是中国的经济速度与总量,更有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公平、正义以及道德人心。温家宝总理2010314日答记者问时最后说:“在我在任的最后几年,我将为这件事情尽最大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以后的领导人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温总理颇有管仲之才德,我们期待他在任的最后几年以及他之后的后任同仁拿出壮士断腕的胆识与勇气,拿出管仲式“九合诸侯、一匡中国”以及“善将者将(平声)将”的政治智慧,为服务民生及缔造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许家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白云真:述中国书,做中国人
·张可亮:中国经学的涅槃与复兴
·翟玉忠:政府的“中国式”与学界的西学化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