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精髓已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尤其是《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更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孝”成为国人必备的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正遭遇着尴尬的现实困境。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或许,在那个交通不便捷,信息传递不很通畅的遥远的年代,有节制,有一定方向的“远游”,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随时都能回应父母的召唤。字里行间,涌动着的是一片拳拳孝心。而今天,多少为儿女的不得不远离父母,奔走他乡,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先进的交通工具,便捷多样的通信使得空间距离已不成为距离,但是他们的心里是不是时刻装着父母呢?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了,孤独了,将要撒手人寰了,儿女何在?打一个不痛不痒的电话,一年一两次的团聚,甚至花钱请人照顾父母的起居,能消除为儿女的内心那份深深的愧疚吗?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孟武伯尚武,父母生怕他不爱惜身体,只是担忧他的身体,不要有疾患。父母年事渐高,我们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我们要保重身体,我们不只是为自己而活。如今,又有多少年轻人能体会父母这番苦心,看重自己的生命,注重身体健康,又反过来更加关爱父母的身体健康的?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就是对孝道的无情践踏!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总是将个人必备的“私德”和一个人的政治修为结合在一起,好像只要做到“孝”“悌”,在政治上就不会“犯上作乱”,绝对是好同志。在这里,“孝”“ 悌”被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了。而现实是怎样的呢?那些落马的贪官在政治上“犯上作乱”了,但他们个人并非就是忤逆不孝之人。那些恶贯满盈,泯灭人性的恶徒,多数是大孝子。自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假“孝”“ 悌”以名,做着不“孝”不“悌”于国家、人民的勾当。看来,个人道德修养和政治作为不能混为一谈!
而《论语》中却有很多篇幅强调了这一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孝敬父母,遵从父母选择的人生道路和忠诚于统治者,很好地继承前一辈的政治策略统一了起来。这样一来,“孝”就不单单是个人行为了,作为一种个人品德素养就和社会性公德合二为一,而上升到政治宗教的高度了。
最后,我还想再引用以下两则: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其实,“孝”是一种内心情感,心里装着父母,真心“敬”父母的话,“有酒食,先生馔”,守孝三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外在表现如何都是其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