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今天读来,还常常令我潸然泪下。也许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缘故吧,那时的事依然历历在目。童年的美好,生存的压力始终不能释怀,才有此论,尽管言辞偏激,但终归道出了心声。存此立证。曾有人说谁还能再如毛泽东写中国农民的调查报告,也许这样的报告不可能再出现了,因为毛泽东的调查报告是因为革命、为了革命而作,他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和破坏性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向往和谐、和平、富裕和安全的时代中,这个时代不适宜以革命改造社会,当以改良重建社会。我也不相信任何所谓的科学调查能够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因为任何一种抽样调查式的研究都是难免样本的局限性和采样分析者的局限性和主观色彩的干扰。再回过头来看多年前的陋文,才发现和觉得陋文是以人性为基础和出发点,是基于人性理解社会的现象,理解农民的困境和苦难,也许这样的研究方法才能接近问题的本质。)
言非吹也,言必有言。愿中国农民走出困境,不是个体的摆脱,而是群体的超越。
想到农民、说道农民,回到家乡看到父母,我这个从农村长大的农民儿子总是生起一种无名的悲哀之感。人们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动人的歌曲,一联想到民为重的训诫时,我总是认为:歌词应该改为:没有中国的农民就没有新中国,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但是中国的农民除了默默的忍受生活的艰辛、被人遗忘、被人误解、被人屈辱、被人蹂躏、被人欺压、被人剥削和被人……以外,现在又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大帽子往他们本已沉重的脊背上推,把农民贫穷的祸根推向农民自身,真令人寒心?!
中国农民真是那么毫无进取心而甘心受穷吗?现在的革命老区不就是穷困的代表吗?不正是今日皮开肉展的、皮包骨头的和衣裳蓝缕的农民,昨天用他们那脆弱的脊梁托起了今天的太阳吗?虽然,太阳升起之后他们再一次被抛入和推向黑暗的深渊,他们仍然无怨无悔!不正是他们,依然再一次默默的承受着生活和整个国家民族的重负和历史使命,以他们能尽的血和泪的奉献托起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国城市化的稳定吗?而新中国的所谓的先进的新贵们又怎么样?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中国所谓的现代化工业有负中国农民的良苦用心及血和泪!负心无所谓,你尽可享用您乐不思蜀的欢乐时光,但你又何必故意贬损曾经以血汗供养你的农民啊!?你们就不怕火吗?一个码头林立(研究院所学里)的知识精英们,吃着统购统销(农民的血汗)的粮食积极的向中国贩卖着外国的所谓的先进的理论以尽一切可能的为自己的脸上涂汁抹粉,昨天有所谓的知识精英们靠倒卖“蚂蚁”发家的示范效应,使今天的知识精英们要靠折腾民主致富,谁真正的为农民着想?那些衣裳体面的官员们最愿做的就是给农民打白条、找个名义就干坑农的勾当!每当城里人以鄙夷的声色面对中国农民时,他们的良心何在?人性何在?一个好的政府不是以人们能否活下去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而应以能否促使、诱使和迫使人性向善、人人事都能够有尊严的生活为追求和衡量其功绩的标准。到如今,对于那些一提起农民就把他们作为中国发展的累赘,把他们当做中国的疥疮的那些人,你们的良知何在?你们的人性何在?难道沉默总被当作无能吗?难道忍辱负重总被当作愚蠢无知吗?难道忍让总被当作儒弱吗?难道不正是中国农民在国家改革的进退维谷之机,以当时看来很有创新的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敲开了中国改革的大门吗?哪个人甘心受穷?哪个人又不向往、追求安全的生活方式?哪个人又不以追求自由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呢?农民们不想不愿不欲追求吗?是他们被人为的化为另类而被限制,甚至是被剥夺了那些他们本应该拥有的宝贵的权利!有多少条件限制农民的发展?学校招生有附加条件,不招农民子弟!农民多生几个孩子以自救的方法难道都有罪吗?都要加以指责吗?没有了孩子,农民还能有什么?没有了孩子,农民的安全感何来?孩子多,固然改变不了农民的穷困状况,但至少他们可以获得有限和脆弱的安全感,当鱼肉乡里的恶霸横行时也能有点自卫能力?!这点要求和欲望都是错误的吗?都要被剥夺吗?当“八月秋高风怒号”、“北风吹雁雪纷纷”之际,家徒四壁的羸弱的农民蜷缩在陋室的角落,只能“相吹以息,相濡以沫”的、以那半为鬼的瘦弱的身体相互依偎着捱过严冬,他们已不敢奢想“相忘在江湖”的自由幸福的日子,因为他们已被江湖所抛弃!他们奢望的和能够做的只有多几个血肉之躯的相互偎依和温暖!农民,可怜的农民唯一能够奢望的是多要几个孩子?孩子是希望,是明天的太阳,是寄托,是忍受生活中难以忍受的非人的痛苦魔难的唯一庇护所!?多要几个孩子这有过吗?有罪吗?这真是:“(农民先烈们的)一掊之土未干,(老区农民的)六尺之孤何托?”,他们只能把那“六尺之孤托”付给遥远的梦想了吗?!
人们的贫穷与出生率有相关性吗?谁做过广泛、客观和科学的分析,谁对农民的贫穷作过科学的多因素分析?谁对与生育有关的因素作过科学的统计学分析?贫穷是导致出生率高的充要因素吗?人口多是导致贫穷的充要因素吗?有谁作过多因素的相关分析?人们都靠直觉、靠想当然判断事物,不产生偏见那才怪呢?张口就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因此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领导阶层当务之急不是出国镀金,也不是读什么驳来得MBA、MPA的洋货作洋奴,充当二鬼子,炫耀乡里,而最应该做的是学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学扫盲,以求看问题别太靠直觉,靠偏见指导行动。
中国农民的多生源于什么?难道只有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家才多生吗?贫困地区的富裕人家就不多生了吗?富裕地区的富裕农民就不多生了吗?我认为不是。导致农民多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以我父亲为例就是如此。我家兄弟两人都通过上学摆脱了农民的身份,获得了自由的居民身份(工作也都还可以),我两个姐姐也都是自由的居民身份,家里只有父母仍然是农民身份,但我们都不在身旁,我的父亲仍然没有安全感,怕我们养不起他们,仍然终日劳苦辛勤,最后终于病卧床上。我家虽然不富有,但也不是贫穷的,在家的父亲仍然没有安全感(我的直觉)。为什么?因为农村的社会化程度太低,几乎快回到原始社会了,人们只有靠血缘关系并在血缘关系中寻找和获得安全、保卫。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推进剂的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退回到以血缘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农村的特有的劳动密集性生产,需要抢农活:抢收、抢种和抢管,所有的抢字都需要人来完成。没有人行吗?绝对不行,在以血缘为核心纽带的结构中,只有生孩子才能扩大血缘纽带的力量,才能完成“抢”。在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和家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人数就是决定该家庭和族群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当今的民主制不也是以人数作为取胜的决定因素吗?好象一本叫什么(文明危机)的书就是以人数作为立论的基础,对民主制作出质疑,宣称什么黄祸威胁、伊斯兰文明威胁了等等。人多是个体人获得安全感的来源之一。中国的法律,即使在城市中也缺乏必要的尊严和威慑力,在农村更是如此,在加上农民久被革命的名义所压抑、剥削,连理都曾没处去讲,农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的唯一选择就是:生孩子以增加自身的抗御风险的能力,因为俗语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的农民曾经是新中国诞生的脊梁,他们就真那么落后吗?甘愿生活在类似原始的以血缘为纽带的部族社会中吗?显然不是。这种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社会环境中缺乏必要的公平公正和正义,缺乏衡量善恶、真假和丑美的客观的标准,血缘关系是标准的源泉。农村多生孩子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穷,而在于人没有安全感。人没有安全感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农村的社会化程度太低。
如何才能实现农村的社会化?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且是解开农村问题千千结的突破口。实现了农村的社会化,居民的安全感不再是来源于由血缘提供的保护,而是来源于社会提供的一种机制,中国农民就能够走出困境,而且绝对不是个体的摆脱困境,而将是群体的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