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陈云同志作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他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经济平衡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各自平衡。(二)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三)国家财力与物力的统一平衡。这种综合平衡思想过去在指导我国经济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今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陈云同志是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的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陈云在1957年1月发表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著名讲话,强调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搞好综合平衡。他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象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适合,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①这真可谓是精髓之语。尽管这一论断产生于50年代后期,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它对搞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求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的部门之间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②也就是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都必须坚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只不过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采用了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形式,而资本主义国家及改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二者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运行效率方面。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思想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的关系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比例关系,所以无论是50年代搞计划经济,还是80年代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陈云都十分强调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他在论著中多次谈到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煤、电、运输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钢铁与机械工业的比例关系;民用与军用工业的比例关系;大厂与小厂、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建设中的“骨头”与“肉”的比例关系等。1985年,在邓小平同志谈到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太快时,陈云说:“听起来可喜,但有不健康的因素”,“说到底,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稳步前进,这样做,才是最快的速度。否则,造成种种紧张和失控,难免出现反复,结果反而会慢,‘欲速则不达’。”③这是被共和国经济建设近5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思想主要强调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物资收支四个方面自身的平衡以及四者相互之间的平衡。总括而言,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各自平衡。陈云同志强调:(1)财政年度收支要基本平衡,并且要略有节余,只有这样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要略有节余,但节余过多则是积压和浪费。同时应避免赤字,注意“量入为出”。(2)信贷收支平衡要求信贷发行与货币回笼要平衡,以此促使社会购买力与物资供应的平衡。(3)外汇收支也要综合平衡。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不能数量过大,持续时间太长,否则,都将影响统一的平衡关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收支平衡尤为重要。(4)物资供求平衡是最实质的平衡,财政、信贷、外汇平衡的最终目的就是物资平衡。正如陈云自己所说:“所谓财政结余,并不是结余钞票,而是结余相应的物质。”“基本建设搞多少,不决定于钞票有多少,而决定于原材料有多少”。④在传统体制下,国家要实现宏观平衡就必须掌握大多数物资的供应权,所以这种平衡是实物型的平衡。
第二,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针对传统体制下预算约束的软化和需求约束的弱化,陈云同志指出,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整个国民经济是否平衡发展的基本反映。所以,他强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搞好财政和信贷收支各自的平衡工作,要做到“收入第一,分配第二”,从而达到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要分口管理,既不能以财政挤信贷,更不能以信贷挤财政。只有分口管理,才能保证二者的统一平衡。同时,财政与信贷要相互相调,不能各自为政,保证宏观平衡的实现。(3)要处理好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结合点问题,使财政和银行在筹集、分配、调节、管理资金方面形成有机的整体。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就是要编制好年度预算。(4)要求财政部门与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树立全局的综合平衡观念,要当“掌柜”,不要只当“出纳”,要有战略眼光。
第三,国家财力与物力的统一平衡。国家财政、信贷分配的资金要同社会对物资的供求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而供求之间的平衡是综合平衡的最终反映。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短缺经济”长期存在,所以保证物力和财力的综合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供给的缺乏弹性,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供给不足的压力很大,二者短期内不平衡,往往要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我们过去常采用需求管理的办法,采取紧缩需求的措施来消除短期的不平衡,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防患于未然,首先做好物力与财力的平 衡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
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思想是与其“国力论”思想相辅相成的。怎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呢?陈云同志讲,首先要考虑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的制约,即基建规模的约束。他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单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⑤二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要与消费品供应相协调。如果基建规模过大,必然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破坏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此外,陈云同志还十分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他一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早在1951年5月,陈云同志在《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的讲话中就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以前还要进口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现在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发展农业仍然是头等大事。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也难发展。”⑥在《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一文中说:“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⑦此后,他还有“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等精辟论述。所以,他反复强调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必须与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负担能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综观建国以来的几次投资膨胀,都与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估计过高或忽视农业对基建规模的约束作用有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这一教训即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也值得借鉴。从一定程度上讲,1993年后的那一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与不顾农业生产能力限制、片面强调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有极强的关联性。
在实行综合平衡机制原则的选择上,陈云同志强调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是排队原则。主要包括:(1)在资源配置的部门结构上以农、轻、重为序。(2)在基础项目安排上,强调首先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注意综合平衡。(3)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强调先生产、后基建,具体顺序安排为“生活消费资源生产生产资源生产基本建设。”第二是“木桶原则”或者说是“短线平衡”。就是从短线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陈云同志讲:“所谓按短线平衡,就是当年能够生产的东西,加上动用必要的库存,再加上切实可靠的进口,使供求相适应。”⑧也就是说进行综合平衡,无论从量上讲,还是从结构上讲,都要以最短缺部门的供给能力为基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瓶颈”制约。从短线出发搞综合平衡,“生产就可以协调,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能够配套,配了套才能做大事情,不配套就只是一堆半成品,浪费资金。”⑨第三是全面原则。搞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要从经济的全局出发,瞻前顾后,通盘考虑,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要搞好综合平衡,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要站得高,看得远,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既要保重点,又要考虑一般;既要考虑长远利益,又要考虑短期平衡;既要考虑比例,又要考虑速度;既要考虑地方利益,又要考虑全局利益等。
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人可能认为,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思想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过时了。笔者认为,如果有这种想法就不正确了。陈云同志的经济平衡思想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建立和完善新的宏观调控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任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采取了一些不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致使经济陷入严重的通贷膨胀的困境,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而拖住了经济增长的后腿,得不偿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现实任务。从陈云同志的经济综合平衡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产业政策的选择必须切合实际。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要求十分迫切,但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上,必须综合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同时要制定强有力的有效指导市场的产业政策体系,不能搞“一窝蜂”,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体现综合平衡的原则。还要注意搞短线平衡,切实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使这些“瓶颈”产业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使“木桶原则”中的短缺部门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有一个彻底的改变。同时,要花大力气发展农业,要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从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的高度来审视、研究农业问题,“米袋子”问题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付诸实践。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要彻底改变“口号农业”的做法,使农业真正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都要因地制宜,不可好高骛远,错过稳定发展的有利时机。
启示之二:要彻底摈弃“赤字无害”、“通货膨胀无害”的思想。近年来,有些人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赤字理财原则,主张推行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即所谓的“赤字无害论”。这种认识是脱离国情的表现,忽视了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收支的要求。财政赤字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危险,因为赤字增大,势必增加货币发行,影响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屡次证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不利于深化改革、保持稳定和促进发展,而且国家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有些学者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点儿通货膨胀也无妨。但是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往往是有约束地增长,而物价则是“刚性上涨”,后者往往比前者的上升幅度要大得多,并且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综合负效应需要花费巨大的治理成本。所以,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搞改革,必须加强需求和供给的管理,控制好货币供应量和固定资本投资规模,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搞好宏观平衡。
启示之三:改革计划管理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要靠一系列指令性计划来维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令性计划在逐渐消失,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综合发展仍然要由计划来调整,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政府指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给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计划手段的作用提供了大量的经验,通过近几年来的改革,新的计划手段与传统的计划已经有了根本的区别。新的计划主要是战略性的、指导性的计划,通过财政、金融、价格、外贸等一系列经济杠杆,来保证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和稳定发展。同时,面对“市场失灵”的现实,搞宏观平衡必须加强国家干预。在改革计划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高调控效率,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健康、均衡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原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注释:
①③④⑤⑦⑧⑨《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05、45、46、47、202、20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页。 ⑥《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