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王英辉:翟玉忠先生乌有之乡讲座记录摘要 
作者:[王英辉] 来源:[] 2008-11-17

主题: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
主讲人: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法家网站总编,《道法中国》的作者)
时间:20081115星期六下午230
地点:乌有之乡书社(海淀区苏州街18号院1号楼长远天地C座1单元901室,电话:010-62760856)
主办:乌有之乡书社
网站:http://www.wyzxsx.com

简讯:

乌有之乡书社在本周六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翟玉忠老师做了主题为《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的讲座。老师在开篇便指出因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古典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他说: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偶对体互相联系,相互转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的迥然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兵法讲求奇正,经济讲求轻重,医学讲求阴阳,这些都是中国辩证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接下来老师按照他的新书《道法中国》的章节做了演讲。

一、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础

1、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原典和中国文化的在发现

老师指出,清儒对中华学术原典,特别对诸子书的校勘整理具有伟大的历史贡献,另外《黄帝四经》、《秦律》等书的出土也成了催生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力量。

2、西方学术走向东方之路

西方公务员的选举是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十九世纪西方外交家也这方面的明确记载。他指出自由市场经济的框架也是来自于儒家,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概念的流行也是儒家的。

3、痛定思痛,二十世纪西方改革的成败

老师指出技术可以引进,但是在社会科学层面,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是不能随意引进的。法律条文的引进实际上只是大量的翻译,在中国没有这些法律条文成长的文化土壤,这就宣告了西化法治改革的失败。

二、中国学术的几个基本特点

1、生成背景不同

老师指出西方有个人著述而中国没有个人著述。中国学术出于王官,后来经一代代学者的增益,中国学术是层层累积的结果,《逸周书》和其它诸子百家著作几乎无不如此。

2、概念体系和学术范式不同

老师指出西方的学术范式受到雅典学园的影响巨大,西学注重定义,逻辑推理;中国学术则注重整体把握,感知和意悟——常常用比喻的方法表达深邃的道理。

3、治学目的不同

西方治学注重求知;

中国治学注重求用。

三、中华文明的演进

(一)礼;从考古发掘看,没有文字时期的古老中国就是礼制文明,《礼记》中的礼实际上包括了法,是一种贵族的法。后期宗法制消失了,礼制文明也就崩溃了,所谓“礼乐崩坏”。

(二)礼制文明演化为道,法,儒三大主流;道家是治国的内术,法家是治国的外术。儒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是很大,东汉时政府中儒生的比例也是很低的。

(三)汉以后,特别是宋以后,中华文明归入儒家,这一时期儒家将自己的经典《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四书放到了中国王官学五经有前面,更推崇四书。

(四)中国学派+西方学派=二十一世纪人类科学;老师预言21世纪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北京大学潘维教授所谓的“中国学派”的崛起。

四、中国的古典哲学

老师讲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1、道法:由天道推演人道,将自然的法则运用到社会,就要用道法来治理。治理国家不能仅靠言教,而要和身教,法教统一起来治理。

2、名实:名实实际上是讲信托责任,秦汉社会许多“名”后面都有明确的责任。

3、阴阳:是指主客互系。庞朴先生在最近出版的《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同样将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

五、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基础

一言以蔽之,中国古典经济就是政府坐庄操盘的市场经济。抱括以下三原则:

1、自然原则:自然原则包括按时取物、蓄足功用,节制资本。按时取物不同于今天的休渔政策,在中国古代,法律规定哪两个月能捕鱼,而不是哪几个月不能捕鱼;当然还包括其他辅助政策,包括市场上不准出售鱼等等,这些全用法律来约束。西方经济学把自然排除在它的理论体系之外了,把自然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其实自然界里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例如空气。

2、均平原则:均平原则不是平均,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均平原则包括物价调节,平均赋税,均地分利等等。例如长平仓,它是中国平衡价格的一种经济制度。

3、储备原则:包括基本商品(煤、炭、钢铁、粮食等)的储备和商品储备货币的发行。中国储备是为了公众利益的,西方的储备常常只是简单的积谷防饥。

六、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基础

1、道生法,法生德;中国将大量的政治资源用于言教,而没有身教,法教,这是没有作用的。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很多规定都有利于道德建设。“以法生德”对应“以德固法”,《管子》中叫“教训成俗面刑罚省”,这也是阴阳辩证关系。

2、社会功勋制和全民监督;社会功勋制是指按照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资源。这个哲学基础叫“惟齐非齐”,就是通过表面上的不平等实现平等。中国秦汉时期的选举制度主要是功勋制,从中国出土的西汉政府档案可以看到中国当时政府官员6070%是靠功勋制选举的。

西方只有部门监督,中国的全民监督就是人监督人,全民监督具有连带责任。责任不是自负的,全民监督在金融,经济,政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平等劳动和自由通婚;平等劳动和自由通婚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基本范式。外事中讲“武而义”,义是最长远的利,而西方国际关系中只是讲“利”。

七、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

1、齐生死、等去留;古人把齐生死,等去留看成一种自然的过程。中国的生活方式是以礼为核心的,礼包括礼义和礼节两个层次,古代的士阶层就是讲礼的阶层,礼就是精神高贵的象征。

2、内静外敬;这是礼节的基本规范,敬就是敬本,所谓礼三本。静就会更冷静的认识世界,进而随机因应而动。

 3、因人情节人欲;这是礼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制礼的原则,人生活既不要纵欲也不要禁欲。

八、大争时代的大争之心

1、全球封建时代;现在是大争的全球封建时代,随着全球封建时代的到来,世界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世界上大国越少,竞争越激烈。

2、行工战;行工战包括两点,一是一切资源归工战,另一个是社会上要奖励工战之士。秦汉主要是靠这两点强大起来的。

美国丝绸之路计划(Silk Road Strategy1999)就是对中国的古老战略空间的侵犯,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不能老是沉浸在小康之后大同世界的梦想之中!

相关文章:
·翟玉忠:六经——中华文明的顶层设计
·翟玉忠:《大学》“德本财末”思想的时代意义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