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技艺
钟庆:日本是如何转向技术立国的? 
作者:[钟庆] 来源:[网友推荐] 2005-10-25

 

19世纪后期,日本被西方的大炮打开国门,举国震惊,向西方学习以富国强兵成了全国人的共识。但日本是小国,没有什么资源,开始必然要靠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由于日本原来的纺织技术比较落后,当时出口生丝有巨大比较优势,国内价格一度只有国际价格的1/10,于是大量的农田被改为桑田,靠出卖资源和简单劳动发展经济。

但日本商人很快发觉此路不通,因为中国也被强迫开放,拥有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更有比较优势,只得另想出路。1870年,政府从当时制丝先进国法国导入技术,设立官营富冈制丝厂,从卖生丝转向制丝。官营工厂效益不佳,本国工人也不如外国工人熟练,工厂连年亏损。但这个亏损企业为日本培训了工人和技师,给了其他商人仿制、改良制丝机械的机会,制丝业最终成长起来并赢利。通过类似的方式,以官营工厂为先导,棉纺业也得到了发展。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原料和成品的海运成了问题。当时无论远洋运输还是日本各港口间的转运,都由几家外国海运公司经营。在自由竞争下,运输价格低廉,以至于没有日本企业能够挤入海运市场。日本政府又一次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1875年免费或低价提供给三菱大量船舶,并每年提供补助金,在政府的保护下三菱开始与英美的海运公司竞争。后来,政府又通过行政干预,以三菱为核心成立了日本邮船会社。这个日本邮船会社的经营状况如何呢?

      日本邮船会社从1886年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近30年时间,收到的补助金合计是利润的1.1倍,实际长期亏损。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是个转折点,为了满足战时运输需要,邮船会社购买了大量船舶。战后政府为了补偿亏损和购船款,大幅度提高了补助金标准。根据经济学理论,这完全不符合比较效益,从帐面上算,买船还不如租船。

随着买船搞航运的事业逐步拓展,造船也提上了日程。日本政府又违反市场经济原则,设立官营造船所,现在日本造船业的大企业,如石川岛造船所、三菱长崎造船所、川崎造船所等,都是从官营造船所演变过来的。到1890年初,日本的造船厂还只能承担船舶修理业务。

日清战争获胜以后,日本政府痛感造船能力不足,正式推出补贴造船业的激励政策。1896年制订了造船奖励法。1899对航海奖励法提出修正案:如果航运业者使用外国船舶,补助金减半。造船奖励法和航海奖励法的修正案给造船业提供了受保护的国内市场,造船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快速提高,1907年三菱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船天洋丸和地洋丸。但造船业的效益如何呢?根据川崎造船所1897年到1913年的数据,总利润821万元,其中政府奖励金251万元,似乎还不错,但大部分利润来自政府定价的的军舰,如果只考虑民用船舶,利润仅257万元的,其中奖励金就占208万元,基本上没有赢利。从经济效益角度,造船显然不如买船。1911年,日本从列强手中夺回了关税自主权,提高了船舶进口关税,进一步实行贸易保护,促进船舶自给化。

    日本政府不仅仅着眼于造船业这种能直接加强军事力量的产业。在经济计划中还强调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联动效果。钢铁业作为近代大工业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从官营制铁所开始的。并且在日清战争后设立了官营八幡制铁所,现在新日铁的前身,是日本钢铁业的支柱。这个官营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绩如何呢?

    八幡制铁所的利润在大多数年份是负值,即使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让出传统市场的1914年,利润率也只有4.9%,而同期国债的利率为5.3%。事实上,八幡制铁所是靠国库的补助金来维系生产的。到1914年为止,累计补助金达到5600万元,相当于该年日本政府预算的8.6%。

从造船业和钢铁业的业绩可以得出,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努力发展,但一战前日本的重工业在国内市场上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原因有三点,一是生产要素的价格,日本钢铁业的工资只有欧洲的约1/7,而日本的利率大约是英国的2倍。这样,日本的低工资、高利率的状态,对资本密集的重工业获得国际竞争力不利。二是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八幡制铁所订购的钢材是小批量多品种,造成成本居高不下。1908年,八幡制铁所的钢材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71%,占总供给量(含进口钢材)的43%。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八幡制铁所仍没有达到经济规模,说明日本的钢材市场还不足够大。三是日本的技术力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技师和熟练工人去应付日益扩张的工业规模,关键部件和特殊产品还必须向欧洲或美国购买。总而言之,日本的基干产业还没有达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程度,没有政府的整体保护政策将会立刻破产。

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相反还需要向日本订购武器和军需,日本的重化学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但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结束,国际竞争再次激烈起来,日本重工业再次萧条。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重化学工业仍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当时日本的外贸主要包括有三个环节。第一是对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出口生丝等土产资源,获得外汇或硬通货;第二是用外汇输入欧洲的机械和金属制品。第三是用输入的机械和金属制品强化重化学工业和军事力量,强化对亚洲殖民地的占领,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品获得利润,并力图占领更多的土地。

但这种贸易格局在30年代崩溃了。由于全球大萧条和化纤工业的出现,对美国的生丝出口越来越少,对美贸易反而出现巨额赤字,贸易的第一环节崩溃。日本与亚洲各国民族资本的矛盾日益增加,中国印度等大国抵制日货,甚至以军事力量反抗侵略,贸易的第三环节也日趋艰难。至于第二环节,日本的重化学工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30年代重化学工业的继续推进需要大量从欧美导入先进机械和材料,导致外货严重不足,国际收支急剧恶化。为了保持三个贸易环节的运行,日本走向了军国主义,要建立自给自足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国民经济迅速重化学工业化,而纺织等轻工业则根据“不要不急”原则,强制转产或关闭,成为军需企业的附属工厂、车间。这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战后高度成长期的组织形式。

 

     日本的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和成长,完全违背市场经济原理,与价值规律、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等理论完全背道而驰。这是因为日本僻处岛国,土地狭小,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又有地震火山台风的威胁,即便想卖资源、卖劳动力,比起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中国,没有任何比较优势,只好依靠“物作り”也就是技术立国。由于重化学工业在达到一定水平以前没有经济效益,需要国家大量补助。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民众的生活其实非常困难,比起中国东部地区多有不如。大量的人成为天皇的弃民,移民拉美,甚至菲律宾,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相关文章:
·程恩富 陈健:中国该如何应对美西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刘润为:到底该如何评价义和团?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
·翟玉忠: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如何储粮以安天下?
·张舒,任锋 | 如何理解大一统:比较历史视野中的汉政典制化与罗马帝国困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