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之边患
第一节 秦的兴起和东进
关于秦族的来源,前人曾经发生过争论。有人主张秦来自东方,原为华夏;有人主张秦一直在西方,始为戎狄。如果我们抛开神话传说,仅据比较可靠的史料来探讨秦的早期历史,这个问题本不难解决。盖秦自大骆、非子之后,始有世系可纪,事迹也才较有根据,而其时秦确是活动在西方。这以前秦是在东还是在西,在获得确切的材料之前,似乎可以置之不论。至于秦是华夏还是戎狄,这并不取决于它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春秋时代,戎狄的观念不是以种族或者血统为根据的,区别戎狄与华夏的标准,是社会性质与生活方式。当时一般把农耕的封建国家称为华夏,把游牧的氏族部落称为戎狄1。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秦无疑原是一支戎狄。
在中原地区经历了商、周两代,农、工、商业已相当发达的时候,秦仍是一落后的游牧民族。《史记·秦本纪》载,大费、费昌、孟戏、中衍,或佐舜调训鸟兽,或为商汤及大戊御,这些记载虽然带有传说色彩,但也反映了秦的祖先是以畜牧为生业的。至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则记载已颇为明确,至少在周孝王时,秦仍是游牧民族。当时,“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2,秦人混居戎狄之中,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风俗习惯,都和戎狄并无二致。平王东迁,封襄公为诸侯,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究其实,颇有些以夷治夷的意思。
秦由游牧走向定居,由戎狄变为华夏,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两次东进。
襄公以前,秦活动于犬丘、西垂,即汉陇西郡西县(今甘肃天水)一带。襄公之后,秦一面攻逐诸戎,一面力求摆脱戎狄的地位,遂谋东进。第一次东进始于秦文公。文公营邑于汧渭之会,秦就由陇西进至汉的右扶风境内(今陕西宝鸡一带)。此后宁公居平阳,德公居雍,均不出此范围。这一带汧水、渭水交会,自然条件比陇西宜于农耕。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收周余民有之”3。一方面是落后的秦民逐渐开化,一方面又收容了以农业立国的周余民,秦人的经济生活,此时当有较大的转变。
文公以后的二百多年,大约相当于整个的春秋时代,秦都着力于经营汧、渭一带,不断地征伐其东西两面的戎狄。宁公二年,遣兵伐荡社,三年灭荡社。武公元年,进攻盘踞同州彭衙故城之彭戏氏,追击于华山之下。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杜,即荡社所在地4,在长安东南;郑,在今华县附近;小虢,可能是羌的一支5,当活动于陇西。至此,临近汧、渭的戎狄俱被征服,一部分且划为郡县。穆公三十七年,“用白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6,秦之疆域遂从右扶风向西拓展至陇西、北地。厉共公十六年,“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7,又堑河旁、县频阳,秦的势力复向东扩展到黄河之滨,开始与关东诸国接壤。
秦的第二次东进始于灵公。秦灵公迁都泾阳,秦就由右扶风再进而至泾渭下游。此后,献公治栎阳,孝公徙都咸阳,经过几代君主的惨淡经营,秦开辟出了关中根据地。关中一带沃野千里,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商鞅招来三晋人,务垦农田,秦始皇开凿郑国渠,大兴水利,都使这片肥沃的关中平原大获开发。如果说文公时秦已开始农耕,那么孝公之后,农业则已是秦的主要经济部门了,秦遂成为道地的华夏国家。从灵公算起,大约也有二百多年,相当于整个战国时代,秦正是以关中为根据地,进行其征服关东六国的事业。
当秦与诸戎混居时,因为彼此都迁徙不定,戎狄并不能构成对秦的威胁。一旦秦定居下来经营农耕,戎狄的骚扰就变得难以忍受了。在汧渭之会时,秦仍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为了拓土建国,秦对戎狄采取积极的进攻态度,东征西讨,迄无宁日。到秦至泾渭下游之后,东方的戎狄已渐次被灭,秦的注意力开始转向魏、赵、韩、楚等关东诸国。此时,秦对西北的戎狄虽仍时有征伐,但总的来看是取守势。而且被击溃的东方戎狄,往往也逃奔西北,如大荔被灭,“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8。于是秦的西北边境,聚集了形形色色的戎狄,他们不断从背后袭击秦国,牵制着秦的东进,而东方国家有时也故意利用他们来对付秦国。如魏国的犀首就曾经巧妙的挑动义渠君,使他在六国伐秦时,“起兵袭秦,打败秦人于李帛之下”9。
秦西北边境的戎狄都是游牧民族,来去飘忽,捉摸不定。和大荔、荡社、彭戏等等不同,他们并不在诸侯国的夹缝中,因此有较自由的伸缩余地,进可以骚扰秦国,退可以游牧山区。秦虽能驱逐他们于一时,终不能深入其境征服、剿灭。这就迫使秦在展开其统一六国的行动的同时,不得不谋求对西北边境戎狄的有效防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参阅王玉哲:《论先秦的戎狄及其与华夏的关系》。载《南开大学学报》199年1期。
2.《后汉书·西羌传》。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秦本纪》集解:徐广曰荡音汤,社一作杜。索隐:徐广云一作汤杜,言汤邑在杜县之界,故曰汤杜也。
5.《史记·秦本纪》正义:小虢,羌之别种。
6.7.《史记·秦本纪》。
8.《后汉书·西羌传》。
9.《战国策·秦策》;《史记·张仪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