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史学家高度称赞的我国历史上的几大盛世之一,而中国历史一向以汉唐盛世而著称。笔者认为,道家的“主静”、“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指导“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思想核心,在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就试图从种找出道家思想在贞观之治中是如何体现和实施的、李唐王朝建立之初对道家思想的态度和其他王朝有什么不同。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物,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世贞观名臣魏征。他们两位既是道家思想的承受者和执行者,也是贞观之治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是双重载体。他们在实际执行中是如何体现和运用道家“静之”、“无为”思想的,本文也将评述之。
一 唐初,六朝门阀政治的余风还在影响着整个社会。在世人的眼中,门第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就不在展开论述了。李唐王朝为了巩固其自身的统治,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说白了,就是以要提高自家门第,提高自己祖宗的地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于是乎,道家的圣人——老子李聃就因为其是“李”姓,被糊里糊涂的请进了李唐王朝的宗祠,做了李唐王朝的祖宗。 从高祖李渊到太宗李世民对“崇道尊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武德八年(625)颁布的《先老后释诏》云:“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2]其余像修建道观、官方翻译道经诸事不可胜举。值得一提的是,从东晋以来就流传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的政治预言,隋朝末年也流传着“李氏将为天子,老子将度世”等符谶,李渊重道,以老子后人自称在为自身制造政治舆论,取得民心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对道家也是崇尚有加。他遵循着“崇道”的途径去提高李唐皇室的社会地位,以“自高门第”。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继高祖李渊之后,又一次诏令“道在佛上”,并认老子为其祖宗。诏令称:“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3]这件事虽然遭到了佛教方面的强烈反对,但在“语诸僧等,明诏即下,如也不伏,国有严科”面前,也只好“饮气吞声”,只有恨佛教生不逢时、释伽牟伲不姓“李”的份了
—————————————————————————————— [1] 这篇札记是笔者读书时突然想到并写出的,资料可能不全,待以后补充。 [2] 《唐文拾遗》卷一。 [3]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叙太宗皇帝令道士在僧前之诏表》,收入《全唐文》卷六。
二
唐太宗李世民“崇道”的另一方面,也是本文重点论述的方面,集中体现在贞观前期以《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治理天下,减轻赋役,与民修养生息。唐太宗说:“朕夙夜寅畏,缅惟至道,… …今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1] 朝代的变更是以血泪和白骨为资本的。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力是有目共睹、无以复加的,每一新王朝的建立之初,面临的都是满目疮痍的江山、国破家亡的流民。庆幸的是每一新王朝的开国君主对此都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也大都采取了“与民修养”、“与民生息”的“无为”政治来恢复经济。采取这种“无为”政治是现实的需要,是被迫接受的客观,像两汉的“文景之治”、明初的“洪武之治”、清初的“康熙之治”等等。而李唐王朝除了客观上必须接受之外,其在主观上也是非常乐意接受并实施的。这是道家思想在贞观之治中不同于其他盛世的地方。 元人李道歉曾称颂:老子重教,“启众妙之门,示重玄之旨,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治国平天下而天下平。是盖秉要执本有常道存焉。”[2]在贞观之治的背后,道家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 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另一个重要人物请出来,那就是魏征。魏征是贞观名臣,是贞观之治的领导者,也是具体的参与者。唐太宗评价魏征的功劳时说:“贞观以前,以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难,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与我,献纳忠之党,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3]又如后来太宗追忆说:“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从其容,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我宾服,… …皆魏征之功也。”唐太宗认为魏征是“佐成贞观之治”的第一功臣。魏征这个人早年曾出家做过道士,道家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是深刻的。大多数史家都把魏征看成儒家,笔者认为,魏征的思想已经融道、儒、术、纵横为一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某一家了。魏征进谏太宗行“王道”、“帝道”,而其中“王道”、“帝道”的内容也已经非传统的儒家的“王道”思想政治了,而是道家、纵横家色彩很浓的“王道”了。这些在魏征向太宗的进谏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贞观十(636),他答对太宗“草创与守成孰难”的问题时说:帝王之业,“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4]贞观十一年(637)五月又上书云:“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自。昔隋之未死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拜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5] 通过这些谏言,可以知道,魏征的劝谏思想的核心就是行“王道”、“帝道”。行“王道”、“帝道”就要“静之”,就是老子思想所说的“主静”、“无为而治”。具体实施就是实行对农民相对让步的政策,“唐初贞观之治的秘密即在于此”[6]
[1]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叙太宗皇帝令道士在僧前之诏表》,收入《全唐文》卷六。 [2] 《左楼观志·楼观太宗圣宫重修说经台记》。 [3]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4]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5] 《旧唐书·魏征传》。 [6] 《汪笺隋唐史论稿·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
三
明臣只有遇到明君才能成为名臣,明君采纳明臣的建议才能称之谓名君。这就如同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只有拉车的命,同样,没有千里马,伯乐也无从谈起。 对于魏征的劝谏,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其为政也“但以清静抚之”,用“清静”、“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用相对减轻对农民剥削和压迫的方法以求巩固其统治政权。这在他的也已经表现的很明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之所欲者放逸,百姓之所不欲者劳弊。…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与百姓。”(《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步行,年谷丰稔,百姓安乐。”(《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等等。诸如此类言语在《贞观政要》中不可胜举,“先存百姓”、“不夺农时”、“不尽其力”、“劳弊之事诚不可加于百姓”。…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想巩固统治,恢复经济,旧必须用相对减轻对农民剥削和压迫的方法,而其知道思想就恰恰是道家“主静”、“无为而治”的思想。 思想是方向,是旗帜,正确的思想指引人。在道家“静之”、“无为”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唐太宗及其大臣对农民采取相对让步的政策,与民休养,让其生息。经济上轻徭薄赋,不夺农时;政治上精简机构和官员,紧缩国家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命令大臣重新议定律令,减轻刑罚。收到很好的效果,终于演成史学家高度赞颂的“贞观之治”。史料记载说,唐贞观年间(627——649)“海内生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1]“米斗不过四五钱”、“民物蕃息”、“号称太平”。[2]“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佃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囿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侍,成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3]虽然这些记载有些夸张,也大可反映当时的富足。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道家“静之”、“无为”思想的指导,“赖无为之功”也。
————————————————————————————
[1]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武德九年十月。 [2] 《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 [3]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