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历史
翟玉忠: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反专制之国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9-11-26


如果说反封建是秦始皇以后历代政治家的基本主张,那么反对专制的思想流源则更为古老。中国古典政治理论明确反对专制,提倡人民自治。这是齐法家和晋法家的共同主张,而且晋法家更为强调国民自治。

周代姜尚认为独占天下利益,专制天下的人会失天下。《六韬•文韬•文师第一》上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管仲将法定义为:“君臣上下贵贱皆发(法)焉,故曰法。”在《管子》一书中,“专制”的反意词为“亏令”,都是死罪,《管子•立政第四》中说:“考宪而有不合于太府之籍者,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意即检查法令文件,有与太府所存不符的,多了叫“专制”,少了叫“亏令”,都是死罪。他还论证说,独断专横的国家,必然疲于奔命而祸事多端;独断专横国家的君主,必然卑鄙而没有威望。所谓:“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管子•形势第二》)

晋法家经典《商君书》明确反对国家领袖一人专断,主张国民自治,甚至指出一个国家民众自治程度和这个国家的强大成正比,民众自治程度越高,国家越强大,书中不厌其烦地论述这一观点。

《商君书•去强第四》中说:政事在十里之内才能做出决断的,国家就弱;在九里之内能做出决断的,国家就强大。白天能处理好当天的政务,能称王天下,当夜能处理好当天的政务,国家强大,第二天才能处理好当天政务的,这类国家会被削弱。(原文:十里断者,国弱;九里断者,国强。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商君书•说民第五》和《商君书•靳令第十三》中有类似观点,不再赘述。

两千年来,从汉代儒生到今天的自由主义者,最能证明中国专制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事实上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依法处罚的主要是方士,那些人不是后世学经的儒生(文学),“坑术士”也是依法施行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载: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狱吏们都受到亲近和宠幸。博士虽然也有七十人,但只不过是虚设充数的人员。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皇上不闻己过,因而一天比一天骄横。臣子们担心害怕,专事欺骗,屈从讨好。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侯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都是良土,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皇帝的过错。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称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他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于是就逃跑了。始皇听说二人逃跑,十分恼怒地说:“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适用的书烧掉,征召了大批儒学之士(文学)和有各种技艺的方术之士,想用他们振兴太平,这些方士要炼造仙丹寻找奇药。今天听说韩众逃跑了不再还报,徐市等人花费的钱以数万计算,最终也没找到奇药,只有他们非法谋利互相告发的消息传来。对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企图以此显示我无德。这些人在咸阳的,我派人去查问过,有的人竟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于是派御吏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

后来怎么变成全部“坑儒”了呢?先是西汉刘向在《战国策序录》中说“坑杀儒士”,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坑戮儒士”,之后便以讹传讹。朱渊清先生在《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一书中考证说:“历史上第一个完整提出‘焚书坑儒’说法的是伪孔传本《古文尚书》。全书之前假冒孔安国的《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伪孔传《古文尚书》是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其实当是梅颐)献上的伪书。此书真正的造伪者,在笔者看来,应该是魏晋之交的一个名叫郑冲的人。郑冲厚诬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晋初实行的文化专制的儒教政治效命服务。”

按侯生、卢生这些术士的评价,秦始皇是个严守法纪、十分勤政的政治家,司马迁说他“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当长子扶苏建议对犯法的儒生法外开恩时,秦始皇“大怒”,派他到北方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走出各种西方中心论阴影,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传统中国是一个重法制、反封建、反专制国家。


(作者简介: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研究院研究员;文章来源:节选自翟玉忠《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相关文章: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