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翟玉忠:欧亚大陆所见八卦历盘杂考(上)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8-10-16



内容提要:

过去一万年来,世界范围内有两个共通的文化现象最值得关注:一是表达人类二元观念的具象太极图。二是表达宇宙时空观念的具象八卦。

中国彝族这样的古老族群,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保存人类极为古远的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至今依旧认为太极图是缠绕在一起的两条蛇(龙),八卦即八角;四五千年以前,八卦(角)当是沿着欧亚大陆 “T”字形文明大走廊,从东方传到了西方。

太极八卦早已成为世人熟知的中国文化符号,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过去一万年的时间里,它们是人类共通的文化现象。太极图表达的是人类阴阳观念,八卦表达的是宇宙时空模式。

中国彝族这样的古老族群,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保存人类极为古远的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至今依旧认为太极图是缠绕在一起的两条蛇(龙),八卦即八角。彝族中还保留着太极图与八卦的经说(见附录三),并对二者的意义作了很好的说明,这些经包括《物始纪略•输必孜根由》、《土鲁窦吉•八卦定八名》等等。

不过,在汉地知识分子中间,太极、八卦这些符号的本来面目却鲜为人知了,他们甚至成为向人炫耀的玄学,成为狭隘民族和历史观念的形象代言。约瑟夫•坎贝尔曾经不无嘲讽地写道:“身处伟大文明国度的人们,往往都以笃信不疑的态度解释本民族的象征符号,认为他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蒙恩,并与绝对真理直接相连。甚至信奉多神论的希腊人、罗马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带着怜悯的眼光,高高在上地俯视其他民族的神和文化传统,他们认为自己的神是至高无上的,至少是更优等的。对于信仰一神论的犹太人、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而言,其他民族所信奉的神根本都不能算作神,而是魔鬼,他们的崇拜者是邪恶的。几个世纪以来,麦加、罗马、耶路撒冷、贝拿勒斯和北京,都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宇宙的核心,它们与光明世界或神的王国直接相连。”【1】

礼失求诸野,有时民间老大娘保有更原始本真的知识。比如陕西民间仍将化阴阳的“混沌”(即生两仪的太极)面馍作成盘蛇的形状,仍将八角习惯性地称为八卦。

下图是陇西千阳的刺绣挂件八卦镜,中间是太极图,周围是八角。值得注意的是,“八卦镜”左上又有一个八角,将一个圆分割成八部分,外圈是突出的八个角——全世界的八角(八卦)主要是“分割八角”与“突出八角”这两种形式。汉地的阴阳爻卦画是从数字卦演变过来的,直到汉代才成熟,其发展路径反倒显得十分特殊。

image001_meitu_1.jpg

图1    陕西千阳刺绣挂件“八卦镜”。图片来源: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第135页。

千阳当地流行太阳八卦崇拜,其形象就是以象征太阳的蜘蛛为中心的八角,当地人叫“蜘蛛八卦”。传说先有“蜘蛛八卦”,后有伏羲八卦,伏羲是仿照蜘蛛结网而作八卦的。

八卦(角)用以表示时空观念很可能发源于石器时代,先民普遍将星星、太阳画成八角形状,而人类时空模式必然建基于天文现象基础之上。五千多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用八角表示星星,这个字后来发展为楔形文字中的“天神”——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image003_meitu_2.jpg

图2   “星”一词的演变。图片来源: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63页。

在加喜特王朝统治时期的巴比伦“库都鲁” 界碑上(约公元前1125~前1100年),星星被表示成八角图案,而太阳则是在十字基础上又加上四个方向的波状辐射线。(图3)

image005_meitu_3.jpg

图3    加喜特王朝统治时期的巴比伦“库都鲁” 界碑,最上一行图案由左到右,分别代表星星、月亮和太阳。图片来源: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书前彩图。

如同太极图发源于石器时代的萨满文化,八卦(角)也应是这样。萨满艺术中八角状的星星和太阳图案遍及全世界,有时太阳被直接画成光芒四射的人头形。图4是南西伯利亚克特人的萨满鼓。鼓圈外侧的五个隆起象征天上世界的五层结构。左边太阳被画成八角形状,中间的蹲踞式人形代表萨满始祖。

image007_meitu_4.jpg

 图4    南西伯利亚克特人的萨满鼓。图片来源:米哈依•霍帕尔,《图说萨满世界》,白杉译,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2001年,第194页。

极有可能,古老萨满文化已经将八角(卦)用于天文历法,也将之用于占卜,只是由于它们很少被刻在石头上而没有保存下来。

image009_meitu_5.jpg

图5    满族萨满张七十六玛发祖传的天空方位图。图片来源:富育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363页。

中国萨满文化研究权威富育光先生为我们搜集到了一张满族萨满张七十六玛发(玛发是尊称——笔者注)祖传的天空方位图,就是将天分为九宫。(图5)代表冬季空域图像,吉林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的刘红彬研究员告诉笔者,星图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富育光先生描述道:“满族张姓萨满张七十六玛发,记述祖传神谕中也将天分为九域,颇有意思的是,分为头顶天(中央天),然后八方用鹰、鼠、鹿、天鹅、鱼、灵兽、野猪、蛇为代表。《瑷珲十里长江俗记》中,复绘了张七十六玛发用铅笔画过的图式,中天为刺猬。这是萨满时辰季节测定图,又是卜占年景方位图。全图将周天分为九区,均以夜空中一定季节和时辰内所组成的星象图形,以所类似的某种动物形象命名,形成了天空八个方位。头顶上的中天区域中,有时构成刺猬星象。所以多以刺猬来代表中天。这个空域图,是萨满们经过多少代的艰苦细致地观察和总结,不断丰富而获得的。全图是冬令北方空域图像。它与后来在满族一些姓氏中,所保留下来的星图有着直接的延续和发展关系,是后世星图的雏形。图上中心与八方各以动物命名,系与北方满族萨满星图上的冬令‘冷星’名字,完全一致。星图是按时针旋转方向运行。”【2】

image011_meitu_7.jpg

图6    高庙文化早期的八角星纹饰拓片。图片来源:贺刚,《湘西史前遗存与中国古史传说》,岳麓书社 ,2013年10月,第242页。

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八角纹饰发掘自距今约7800年的湖南高庙遗址。它还没有脱离太阳神的形象,在八角星的下面,明显有个人身(图6)。高庙遗址发掘主持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贺刚教授描述道:“陶釜上的每组八角星图案均由上、下二层划纹组合成一个两手外张的人形模样。其中上层是类于人头的八角星。该八角星是由等长的八条凹弧线连接而成。星内置圆,圆内再刻画由四条凹弧线连成的四边形。在八角星的外围,是填有交错双弧线装饰的圆形天体。下层的人体未画下肢,胸、腰部位分别用圆圈和双折线填充,双肩和手臂则均用连体双头鸟纹表示。整幅图像构思诡谲,俨然如天上的太阳神,与哈萨克斯坦坦加雷岩画上的巨头太阳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头部八角星的内外结构又与高庙文化同时期的太阳神徽大不相同,而与高庙文化晚期遗存中画幅较大的八角星图像雷同。因此,这幅图像可视为八角星图像的鼻祖。”【3】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彝族用于天文历算以及占卜吉凶的八卦(角)中间,也多“星内置圆,圆内再刻画由四条凹弧线连成的四边形”,用来代表“大地”,(图7)这种“挂钱”(亦称“绣球”)纹饰对中国的装饰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它竟然起源于七八千年前!

image013_meitu_8.jpg

 图7   表明二十八宿位置的八卦(角)。图片来源:王继超、陈光明主编,《彝文典籍图录》(上),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年5月,第220页。

不过中国八卦很快脱离了“太阳神”的形象,与太极图合在一起,将八角抽象为代表宇宙时空的模型。在彝族文化中,如图1那样的太极八卦图示被称为“宇宙本源图”,它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宇宙时空模型,表达的是“清浊气形哎哺,哎哺化输必孜,生八卦(角),生万物”。【4】(图8)

image016_meitu_9.jpg

图8    彝族“宇宙本源图”,图中间的螺旋是彝族太极图(输必孜)的一种。图片来源:王继超撰文,陈长友主编,《黔西北彝族美术:那史•彝文古籍插图》,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58~59页。

八卦起源于清浊(阴阳)二气的交互运动,彝族经典《宇宙人文论》专有《清浊二气运行轨道》一篇论述,并附“清浊二气运行轨道图”,它对于我们理解阴阳与八卦的有机联系十分重要。(图9)。

image017_meitu_10.jpg

 图9    《宇宙人文论》中的“清浊二气运行轨道图”。一年之中,清浊二气的运动有八条轨道,引起寒热变化,并产生气候上的八节——阴阳、八卦(角)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此表现得十分清楚;图片来源:陈英、罗国义翻译,《宇宙人文论》,民族出版社,1984年3月,第69页。

该图设计精妙,以青色实线四条代表清气运行,与红色实线四条代表浊气运行,中间的虚线为青、红二线的交轨之处。气运的不同,产生季节上的八节变化。据《宇宙人文论》,其八角(卦)的具体意义是:

① 青    冬分青位得    红位得   黑    北水

② 白    冬后(入)青位得    红位得   黑    东北间

③ 青    春分青位得    红位得   青    东木

④ 白    春后(入)青位得    红位得   青    东南间

⑤ 红    夏分青位得    红位得   红    南火

⑥ 红    夏后(入)青位得    红位得   红    西南间

⑦ 白    秋分青位得    红位得   白    西金

⑧ 白     秋后(入)青位得    红位得   白    西北间【5】

历史有时显得过于不可思议。宋以后汉地学人亦用(太极图)阴阳消长变化之象推演八卦,只是他们已经忽视了八卦的历法意义。比如将“太极图”正式命名的明末赵仲全,在其《道学正宗》中,划分他所谓的“古太极图”为八角,将八卦卦爻阴阳位数与“阴阳鱼”黑白变化的度数严格对应起来。(图10)赵仲全在书中写道:“古太极图,阳生于东,而盛于南;阴生于西,而盛于北。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皆自然而然者也。”【6】

image019_meitu_11.jpg

图10    明末赵仲全《道学正宗》中的“古太极图”,以阴阳消长推演八卦。图片来源:【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三。

汉地人的这种作法很可能受到了彝族文化的影响。因为明初著名文臣宋濂曾明确指出,南宋罗愿 (1136~1184年) 画过赵仲全这类“古太极图”,它来自四川的隐者。四川是彝族聚居之地,也是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地带——从具体形式到历史记载,太极图西来的痕迹十分明显。宋濂说:“新安罗端良愿作阴阳相含之象,就其中八分之,以为八卦,谓之‘河图’;用井文界分‘九宫’,谓之‘洛书’。言出于青城山隐者,然不写为象。”【7】不过,罗愿将之称为“河图”——宋以后至明,易图称谓之乱,大体如此。

同时,彝族先民还将八卦(角)赋予数理意义,这就是洛书,在彝族文化中称“十生五成”,而汉地的河图,在彝族文化中则叫做“五生十成”(图11)。作为数理化的时空模式,它们在彝族天文、历法、医学、占卜中起着重要作用。(见附录三)

image021.jpg

图11    彝族洛书“十生五成”。图片来源:王继超撰文,陈长友主编,《黔西北彝族美术:那史•彝文古籍插图》,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84页。

《土鲁窦吉》是彝族重要的天文历法书,翻译者王子国先生整理出了“彝族八卦综合简表”,(图12)能使我们对彝族八卦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首先,彝族八卦只有八角,而没有阴阳爻卦画;其次,各卦所代表的自然物与五行联系得更紧密,保留着八卦脱胎于五行的较原始形式;最后,八卦在历法推算中仍起到重要作用。 


image022.jpg

图2-12    彝族八卦综合简表。图片来源:王子国整理翻译,《土鲁窦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第68页。

除了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水族八卦也呈八角形式。同藏羌彝走廊许多民族一样,水族经历了从中原以及西北,再南下的过程,所以保存有大量中华古文化信息。水族的八卦与历法相关,但他们并未发展出洛书这样的数理化形式。【8】

水书《连山易》中有“连山八卦图”,据阳国胜、曾惠燕两位先生介绍,这个无字“连山八卦”图反映的是一年十二月的物候变化规律:图的东、北、西、南四极的四个符号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水书的“木”、“火”、“金”“水”四个字表示。除东西南北四极外,图中还画有八个物象符号代表立冬、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八节,对应汉地的“乾”、“兑”、“坎”、“巽”、“震”、“坤”、“离”、“艮”八卦。(图13)

image024.jpg

图13    水书《连山易》中的“连山八卦图”。图片来源:阳国胜、曾惠燕,《〈连山易〉研究》,载《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6月号。

在拙著《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一书中,笔者结合《管子》和《淮南子》等文献,曾详细论证洛书代表的重要内容是古代四时、八节、十二月历法。【9】

洛书的原型是八角,这在史籍中可略见一斑。比如南宋罗泌《路史• 后记•太昊伏羲氏》引道家壶子言曰:“伏羲法八极,作八卦。”这段话明确指出,画八卦的伏羲所依据的是八角。

直到西汉时期,时人仍用八角形配之与洛书数。1977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出土了“太一九宫占盘”(图14),该盘制作年代为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image025_meitu_15.jpg

图14    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占盘”,图片来源:翟玉忠,《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3月,第8页。

注释:

【1】约瑟夫•坎贝尔:《指引生命的神话:永续生存的力量》,张洪友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9页。

【2】富有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2页。

【3】贺刚:《湘西史前遗存与中国古史传说》,岳麓书社,2013年,第241页。

【4】陈友长主编:《黔西北彝族美术:那史•彝族古籍插图》,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页。

【5】《宇宙人文论》,陈英,罗国义译,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0页。

【6】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齐鲁书社,2004年,第161-162页。

【7】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齐鲁书社,2004年,第162页。

【8】与贵州水书研究专家韦章炳先生的私人谈话,2016年7月13日。

【9】翟玉忠:《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第2-35页。

作者简介: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法家网站中英文总编辑。本文节选自翟玉忠先生《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图文版),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读者可以通过当当、京东等网站购买。)




相关文章:
·翟玉忠:政府的“中国式”与学界的西学化
·翟玉忠:从养生到反腐看我们为何不能离开经学经典
·翟玉忠:不离本分才是真正的“大定大静”
·翟玉忠:东西方独立的政治演进过程
·吴飞:翟玉忠先生在儒学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