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2006-03-09 16:18:59
编者按:前一阵,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频发惊人之语,“一言以蔽之”,质疑中国文化:《无论科学文艺中国人没一样比得上欧洲》、《中国的礼教传统就是扼杀天才的传统》、《该培养出敬仰创作的文化 日本就是比我们会创作》等。
不以为然者大有人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认为,文化比较早已有其规范方法,轻言文化优劣至少是不礼貌的。而学者禅风儿则通过“吃饭”一事发问: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多少?以下原文刊登,以飨读者。
科学家谈论文化问题,每有新意,每有创见。盖因视角、方法不同。例如,钱学森教授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提法,就曾在文艺理论界产生重大影响。近日,读到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的两篇短文,却让我别有所想。
据称,五常先生因为在街上花10元钱买了一张由卡拉扬指挥、穆特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盗版碟,而且听了一晚,于是想到欧洲文化重视大作,而中国文化多为小品;又于是想到欧洲科学、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绘画领域的大师和重量级作品“不计其数”,而“我们有什么拿得出来呢?历史我想到《史记》,小说想到《红楼梦》,绘画想到《溪山行旅》,但跟着就不容易数下去”;再于是,五常先生就得出结论:“无论科学、文艺中国人没一样比得上欧洲”。
我不想批评张五常教授在史实和例证方面的过分简漏,也不想批评张五常教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或者崇洋媚外之类。我只想说,张五常教授谈论文化问题虽然热忱可嘉,但方法失之偏误,值得商榷。
张先生的议论似曾相识,可以说老而又老,很容易让人想到“五四”前后的一些论争。在我看来,百余年不曾消歇的中西文化的论辩,虽然文章在在,但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具有科学理性的成就,更谈不上结论。谁曾说服过谁吗?没有。问题在哪里,我认为在于方法,在于许多论者,包括一些声名卓著的大家在内,往往执著于文化之优劣!
比较,当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比较的指标和目的,绝不是优劣。因为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于差异,而不在于优劣。说中国音乐优于或劣于西方音乐,中国绘画优于或劣于西方绘画,中国诗歌优于或劣于西方诗歌,几乎不能成立,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能以一种文化为指标去度量另一种文化,这在今天已经是常识。几百种中国戏曲的丰富遗产与古希腊悲剧、与西方传统歌剧孰优孰劣;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屈原、曹操到艾青,与西方诗坛谁高谁低;近代以今,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绘画大师(如果能够被称为“大师”的话)与西方同时代画家如何比较,均非易事。但起码不宜如张五常教授那样,一言以蔽之———“没有一项比得过人家,输得面目无光”。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尤其在文化问题上。任何偏见都不难找到例证。不可因为中国没有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以为中国音乐不如人;同样,也不能因为西方没有不间断记录两千多年文明史的“二十四史”,就以为中国史学世界第一,优于西方。甚至具体到某一文化现象,我也不赞成张五常教授的简单结论。“什么儒学”,4字已将儒学一语贬死;再如被张先生同样贬死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虽然诟病多多,但是在文官选拔机制上,提倡学而优总是好的,有教无类总是好的,平等竞争总是好的,似乎并不应作完全负面的历史评价。
文化都是“长”出来的,任何文化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任何文化都是不可否认的,都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一个前提。无论面对中华文化,还是面对欧洲的,或者其他的异质文化,都不能背离这个前提。文化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鉴别,离不开选择。但我想说,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际上,这种鉴别和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不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呢?这是显然的。问题是,所谓“精华”与“糟粕”很难辨析。二者往往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很难简单判断,很难切割,情形与在超市挑苹果、拣黄瓜大不一样。与五常先生一样,那首D大调和许多西方交响乐作品同样让我赞叹。而赞叹之余,西方音乐中那种油画般的“堆砌”也时常让我感觉过于刻板、笨重和臃肿;而中国音乐那种国画般的“线条”虽然流畅、简练、富于韵味,却多少让人感觉单薄,而且缺少和谐。我不知道哪一个更好,更不敢妄言。
我更想说的是,当今,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单边主义的强势冲击,已迫使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不能不提升文化自觉。在维护文明多样性,倡导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尤其不应重蹈文化优劣比较的覆辙。说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文化“面目无光”,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这种说法很容易导致文化沙文主义,导致文化歧视,甚至导致冲突和战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多多少少与此关联的局部战争,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上演。
听说张五常教授在经济学研究中是一个以“方法”著称的学者,我很盼望张教授在文化研究的方法上也有所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