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为支持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小型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简称“敦和基金会”)启动了“敦和种子基金计划”。两年以来,在广大公益同仁的支持下,种子基金在行业内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015年,敦和基金会确定了发展战略,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为使命,秉持“尊道贵德”的价值观,资助“国学传承、公益文化、公益支持”等领域。主要业务方向为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放眼公益行业,聚焦文化领域,敦和基金会期待与更多具有文化驱动力的公益组织相遇,与更多正心诚意的公益组织同行。当前,各类公益组织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公益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但多数组织面临发展经费短缺等问题;助力公益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公益组织创新活力,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资助型基金会更加义不容辞。
2016年9月1日起《慈善法》正式施行,为了共同“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敦和基金会郑重推出“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以下简称“种子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评选20家处于成长期的公益组织,每年资助20万元,连续资助三年,支持其长足发展。
2016年度种子基金正式开放申请,诚邀参与。现将相关事宜公布如下——
【“种子基金”申请时间】
2016年9月1日—2016年9月30日
【“种子基金”申请范围】
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与研究机构,或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公益组织。
【“种子基金”资助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评选20家处于成长期的公益组织,每年资助20万元,连续资助三年。
【“种子基金”申请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组织负责人有文化情怀,领导力与亲和力兼备,知行合一;
3.有明确使命和长远规划,至少有两到三位核心工作人员;
4.以组织名义开展非营利性社会服务至少三年;
5.截止2015年底组织净资产不高于500万元;
6.如申请方为基金会,中基透明指数不低于60分;
7.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清晰完备。
【“种子基金”评选流程及时间节点】

【“种子基金”问答】
1.问:怎么理解“连续资助三年”?
答:入选组织在接受资助的三年期间,能够持续、高效地开展工作及业务,并切实履行捐赠协议约定的相关事项。
2.问:尚未正式注册的公益组织可以申请吗?
答:原则上可以,但必须以组织名义开展非营利性社会服务至少三年,入选后需对接正式注册的公益组织,完成协议签署。
3.问:哪些公益组织无法申请?
答:2014年、2015年已获赠“敦和种子基金”的基金会。
【“种子基金”申请说明】
1.请仔细阅读《“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招募公告》,充分了解公告内容及申请条件;
2.如果贵组织符合申请条件,请下载填写《“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申请表》(请点击下载http://pan.baidu.com/s/1c1JG3pY),并于2016年9月30日24:00前,将申请资料发送至seed@dunhefoundation.org(邮件标题请使用:组织全称+“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申请);
3.“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收到的所有申请信息,仅用于内部评审,对外保密;
4.如有疑问,请于周一至周五9:00-18:00致电咨询:010-64076599,0571-87666904,13911519134。
(温馨提示:G20杭州峰会期间,敦和基金会官网www.dunhefoundation.org暂时关闭,9月8日10:00恢复正常。敬请谅解)
附:敦和基金会简介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简称“敦和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5月11日,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浙江省民政厅。
敦和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为使命,秉持“尊道贵德”的价值观,在国学传承、公益文化、公益支持等领域开展资助。资助策略:以国学传承为中心,国学引领公益,公益贯彻国学。各资助领域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成立至今,敦和基金会先后策划实施 “种子基金”、“活水计划”、“优才计划”、“竹林计划”、“敦和雅集”等品牌项目,先后联合发起成立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中国公益筹款人联盟、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并与国内一流院校、优秀学者合作开展文化、公益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先后举办道·医生命科学峰会、首届公共智慧与社会发展阳光论坛、首届中国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中国慈善文化论坛等。
2015年,敦和基金会获评“2015中国基金会评价榜-金桔奖”国内基金会第三名、“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组织奖、入选第十三届中国慈善榜非公募基金会TOP15。

地 址: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信雅达国际1幢3208室 0571-87028096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A09室 010-64076599
E-mail:info@dunhefoundation.org
网 址:www.dunhefoundation.org
微信号: dunhefoundation

新浪微博:敦和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