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蔡 葩:孙皓晖和他的《大秦帝国》 
作者:[蔡 葩] 来源:[作者惠寄] 2005-08-05

他说,海南岛是最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他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制作“深海炸弹”皇皇500万字的鸿篇巨制横空出世---

        2002年,孙皓晖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出版发行。一时间,《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文学报》、新浪网以及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将聚光灯投向这部皇皇500万言的《大秦帝国》。自此,众多媒体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的出版做了密集的转载、评论和介绍,众多的著名评论家惊讶于《大秦帝国》的滔滔大河之气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说:“《大秦帝国》选了一段最壮烈的历史。写得很周到,很细,也很感人。《大秦帝国》是非常具有历史真实感的一部作品。”对秦文化有独到研究的著名文学评论家霍松林先生则说:“《大秦帝国》规模宏伟,气象万千,有很大震撼力。人物命运令人拍案三叹,掩卷不能。”著名评论家李洁非、李国文、雷达等也发文称赞,《大秦帝国》好评如潮,其旺盛人气为文坛少见。

  可是,几乎很少读者知道《大秦帝国》是作家在远离京华的海南岛默默写成的。自诩为“纯正兵马俑”的人文学者兼作家的孙皓晖教授,1998年离开了他潜心学问的西北大学,来到了海南岛,制作被誉为“深水炸弹”的《大秦帝国》。现在,《大秦帝国》的第四部《阳谋春秋》即将出版,对此孙教授真是感慨万端。“海南的人文环境如同自然环境一样,让人轻松愉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和写作。我来海南只有一个任务,便是完成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写作。这部小说共6部11卷,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今后要做的就是围绕着《大秦帝国》做相关的历史阐述。”日前,孙教授坐在自己书香浓郁的书房里,底气浑厚地对记者说。

  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孙皓晖,有着那一代人文学者应有的生活经历和学术经历。上世纪70年代末,孙教授曾有过一闪而逝的文学经历。1982年,对史学一直痴迷的他,调入西北政法学院经济系任教,5年之后,他却成为西北大学法律系的副教授。1993年,由于他对中国经济法律研究的突出贡献,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此时他所做的经济法制史研究,让他对春秋战国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有了真正理性的认识,这个认识的成果首先是一部80多万字的《金色农耕帝国———中国古代经济法制史》的问世。也就是在那些年里,孙教授发现中国人的普遍观念中,对秦王朝的认识有根深蒂固的曲解,而且还形成思维定势,一说到秦,肯定是“暴政”,断然地否定秦所具有的历史精神和价值。随着对先秦诸子阅读的加深,这位学者再也坐不住了,他认为文学艺术对社会普遍观念乃至民族精神的影响大于理论研究,于是,他决定放弃做一个书斋学者的舒适生活,到海南来写作《大秦帝国》,完成他一生的梦想和历史使命。

  事实上,创作《大秦帝国》这样一部有着空前文化含量的长篇巨著,没有相当丰厚的学识积累几乎不敢染指,而孙皓晖却是在积淀了30年之后,在他的知天命之年才完成了英雄史诗《大秦帝国》之前四部。这些年来历史小说风光占尽,尤其是明清两代帝王将相、后宫传说,通过“戏说”或“正剧”正褒贬不一之时,《大秦帝国》的问世与现今流行的历史小说可谓大异其趣,体现出作者独有的小说观和历史观。作者在他的序言中就以敢为天下先的艺术勇气和人文学者的历史眼光,充满激情地说:“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他在小说中强调的“原生文明”、“强势生存”以及大秦文明对2000多年来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精神的影响,时时可见前人所不敢发之言。对此,孙皓晖说,《大秦帝国》的写作缘于我对秦帝国的一些基本思考。战国沃土催生的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是统一大中国的开创者。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最具有竞争精神与创造力的“大争”时代,用今天的话说,便是以冲突与竞争为主流的时代。创新者存,保守者亡,因此,战国时代才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变法高潮,正是这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不断变革,才使中国文明达到了此后相当长历史时期无法企及的高峰。

  但是,长期以来的历史遮蔽,让秦帝国特殊的历史价值遭到严重程度的曲解,戏说文艺作品的泛滥更使得秦帝国面目全非。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学者,孙皓晖感觉应该深度发掘秦的历史精神,重现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因为秦帝国是中国走向全面法制社会的历史镜子。他说,战国之前的两千余年,中国是王道人治社会,秦之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中国又更是回到了人治社会。漫漫几千年中,惟有战国时代是竞相创造新法制的时代,惟有秦帝国从商鞅变法开始的150多年,建立了“凡事皆有法”的全面法制。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人治根基悠久,复辟势力强大,法制思想变形,秦法自身缺陷、经济规模过大并急于求成等因素,秦帝国建立全面法制社会的实验悲剧性地失败了。《大秦帝国》正是形象地展示这场伟大悲剧的历史进程,使今人能够关照我们民族的文明历史,召唤我们祖先曾有过的强势生存的大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一种有益的历史参照。

  回到孙皓晖在海口的书房,举凡经济、法律、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藏书,向人展示了这位跨领域的学者丰厚的知识积累和广博的学养。正是长期以来的多方面知识的积淀,给《大秦帝国》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奠定了孙皓晖作为一名影响日大的历史学者和小说家的地位。

 

2005年3月27日 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文章:
·孙皓晖: 《文明大潮三千年》第五期——信用的力量
·孙皓晖 :《文明大潮三千年》第二期——秦真的亡于暴政吗?
·渊渊:“食盐战争”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孙皓晖:谈秦亡原因
·孙皓晖:秦文明是中国文明根基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