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名学与中医(答王明华先生)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寄] 2013-07-07

王明华先生好:

 

    您(2013年)625日的信现在才答复,见谅。

 

    从您的赐稿中得知,多年来,您为中医的复兴鼓与呼,且力行不辍,真令人敬佩。

 

    在信中,您提到“(名学)对于自然国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这是很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名学是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中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首先,中医藏象理论确立的重要原则就是“因变以正名”,联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上下文,可知这里的“变”是阴阳之变,然后是五色、五味之变,进而通于脏腑功能之变;这里的“名”指阴阳、五色、五味、脏腑诸象之名;这里的“因”,是应因、静因之意,所因者,变也;这里的“正”是使名实相符,名副其实。我们看到,藏象理论是描述动态诸象之间的关系——“因变以正名”,可谓深得中国文化之精髓。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引岐伯与黄帝对话说:“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大意:黄帝说:好。我听说由于天地之气的和合而有万物的形体,又由于其变化多端以至万物形态差异而定有不同的名称。天地的气运,阴阳的变化,它们对于万物的生成,就其作用而言,哪个多,哪个少,可以听你讲一讲吗?岐伯说:问的实在详细呀!天及其广阔,不可测度,地极其博大,也很难计量,像您这样伟大的圣主既然发问,就请让我陈述一下其中的道理吧。草木显现五色,而五色的变化,是看也看不尽的;草木产生五味,而五味的醇美,是尝也尝不完的。人们对色味的嗜欲不同,而各色味是分别与五脏相通的。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入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接下来,文章进一步论述了藏象理论。我们不再赘述。

 

    同时,“因变以正名”还体现在辨证施治这一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中。为什么要辨证施治呢?就是人体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同一种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在不同病程、不同季节都可能有不同的变,施治方法当然也不可能全同,甚至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才真正达到了“因变以正名”。西医的理论架构是静态的,不讲“因变”,总是想找到病与治之间的机械对应关系,在这一点上,中医自有其高明之处。

 

    另外,名学告诉我们:“有形者必有名”,但也存在“有名者未必有形”的情况。无形,不是不存在,其功能、事理在焉,仍然可以通过“名以定事,事以检名”来获得真知。用《尹文子·大道上》的话说就是:“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形而不名,未必失其方圆白黑之实。名而不可不寻,名以检其差。故亦有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 ”(文意:有形状的事物必定有名称,有名称的事物不一定有形状。有形状而没有名称的事物,不一定会失去它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有名称而没有具体形状的事物,不根据名称去检验具体的事物,则往往出现差误。所以,有时用事物的名称来检验事物的形状,有时根据事物的形状来确定事物的名称,有时用事物的名称来规定事物的种类,有时根据事物的种类来检验事物的名称。弄明白了事物的形状与名称之间的关系,那么事物的形名关系与事物之间的道理,就无法隐瞒了。)

 

    山东中医药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祝世讷教授将“发现人的非解剖结构”作为中医的重要发现之一,这是很对的。非解剖结构,如经络,无形,但科学证明它是存在的。他说:“中医学对人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了非解剖结构,最杰出的代表是对经络和五藏的认识。经络的客观存在已为世界公认,各种现代研究验证的经络循行路线与中医的论述基本一致,但寻找经络的解剖结构的各种努力均告失败,证明经络有结构但没有解剖形态。中医既认识了解剖形态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又认识了非解剖形态的心藏、肝藏、脾藏、肺藏、肾藏,许多人力图将‘五藏’归并为‘五脏’,但所有的现代研究都证明,两者不是一回事,五藏是人体的功能子系统,没有独立的解剖形态。例如肾藏的生理、病理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内分泌轴的功能相关,与肾脏相去甚远。从中医的这些发现可以揭开人的非解剖结构的面纱,开辟人体结构研究的非解剖时代。”(祝世讷:《中医西医为什么不可通约》,载《大众日报》,2013518日。)

 

    西方文化过于重有形物质层面的东西,将无形功能层面的许多东西排除在人类经验之外,这不是一种健康、理性的态度。

 

    王明华先生,在读您的大作《中医西医不可通约实为可通约 》时,有一段话让我感触特别深,您说:“我认为‘中医’的官方英文概念表达非常错误,不断造成误解和误传,使‘中医’很受伤、被歧视,需要讨论和改变。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翻译的根本错误在于只强调传统,而丢掉了现代,因此被误认为不能与标榜现代的西医(MWM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相比较和抗衡。‘中医’也就被贴上了故纸堆里老古董的错误标签,拿出来治病救人,甚至部分中医自认为不科学而底气不足,也因此被方舟子等叫骂为‘伪科学’。这次青岛《首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有幸和老朋友北京山海文化传播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王红旗先生住在一起,晚上讨论‘自然国学’,大家特别有共识。王红旗非常支持我,认为国学和中医一样,‘国学就是中国人的学问’,包括古人和今人,要重视传统也要发展现代。中医就是CM,哪个画蛇添足的T应该去除:中医的生命力就在于当代!”

 

您说得多好啊!但TCM不是翻译错误,而是西方人强加在中医身上的“鄙名”,这类鄙劣名称的现实结果就是“以名害实”,这才是中医“很受伤、被歧视”的逻辑基础。(参阅拙著《正名——中国人的逻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6月,第135~139页。)这样的名称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太多太多了,十九世纪西方人最初发明这类鄙名为了证明殖民主义的“政治正确”,现代人用这类鄙名则完全出于愚昧无知!

 

    试想,如果说《黄帝内经》属于传统的,那么它何尝不是属于未来的。很难想象,即使在两千年后,还有什么中医理论能够取代《黄帝内经》的基础地位。鄙名将导致逻辑混乱,现代学术中鄙名极多,学人日用而不知——诸君慎之,再慎之!

 

    当然,名学与中医理论的关系还有太多需要研讨的地方,比如通过“白马非马”这一论式,可以推知“死人非人”,即解剖学上的尸体不等于活生生的人,这使我们重新思考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的局限性所在。

 

    王明华先生,我于医学是门外汉,关于名学与中医的关系也是在中医界朋友再三提醒下才关注二一,其中不妥、错误之处,请不吝斧正。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和赐稿。

 

    翟玉忠

 

                           2013-06-30

 

王明华先生信件原文:

 

翟玉忠先生,您好!

 

    接到邮件,得悉大作《正名:中国人的逻辑》已经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表示祝贺!刚去青岛参加了全国首届自然国学研讨会,收获多多,我在会上提出《对自然国学的期盼》四点意见:(1)包容西学,互敬互补;(2)重振中华,面对实际;(3)天人合一,世界所需;(4)整合创新,齐心协力。会上也有专家提出不同观点:中华国学有特殊性,不宜多与西方科学搅合;中医西医不能通约等等,我们正在进行学术讨论和争鸣。

 

    注意到您的大作提出:名学是中国文化由形而上学至形而下学的关键所在,是通天人之际的根本。对于修正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中的还原论思维取向,中国正确引入西方学术以及中国学术的本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您还提出:名学是人类一切知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基础。中国名学能够为本土学术体系提供牢靠的思维防火墙,同时建立起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学术海关”,避免出现逻辑概念的混乱。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我认为您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观点对于自然国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寄上有关资料,敬请批评指正和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响应你们的稿件征集,可以共同开辟学术专栏:以重建中国本土学术、再造人类文明为己任,共同为基于中国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的学术文章和思想观点来添砖加瓦。

 

                  王明华 

 

                           2013-06-25

 

    (王明华先生系浙商资本发展中心主任、中华健康云服务联盟总干事、浙大智慧医疗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


相关文章: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翟玉忠:贤能政治是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统一的选举制度
·翟玉忠:中国科举制弥补了西方民主制之不足
·翟玉忠:民主发源地希腊给了民主持续的坏名声
·翟玉忠: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尚书》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