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江林昌:出土文献所见“老庄学派”与“黄老学派” 
作者:[江林昌] 来源:[《江汉论坛》2006年9期] 2012-11-16

【内容提要】由于很少受到中原礼制文化的影响,楚国的原始巫史传统直到西周以后仍能保留发扬。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楚地的道家文化。道家思想自战国初期形成到战国中期发展成“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两个分支,并同在楚地发展,一直延续到汉初。同时,在战国中期,当地的“黄老学派”还发展到齐国稷下,成为北方的重要一支,也一直延续到汉初。有关这些事实,在《汉书·艺文志》本来有所反映,然而,由于东汉以后相关文献的佚失,遂使后人只知北方齐国稷下黄老学派的发展,而对南方楚地的黄老学派的本源发展反倒无所知晓了。值得庆幸的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关考古材料出现后,这一学术缺憾终于可以重新弥补了。

    考察道家学派,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道家人物大多出于楚国。《汉书·艺文志》著录道家学派37家,其中《鬻子》、《老子》、《蜎子》、《庄子》、《长卢子》、《老莱子》、《鹖冠子》、《曹羽》、《楚子》共九家,均为楚人,占了四分之一。而且,鬻子是道学学派的先驱者,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可见道家学派的核心在楚国。《艺文志》还录有“《黄帝四经》四篇”,班固注曰:“亡”。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出现了《黄帝四经》。这不仅使失传了二千多年的《黄帝四经》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还暗示其书可能原来即出于楚国。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所出帛书,还有《老子》甲本、乙本。到了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又出现了战国中期下葬的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同时出土的还有道家佚篇《太一生水》。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庄子》书中的《则阳》、《外物》、《让王》竹简残篇。1988年又在湖北江陵张家山336号汉墓中出土了竹简《庄子·盗跖》。2002年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竹简有道家佚篇《恒先》,内容与《太一生水》一样,论宇宙生成过程。安徽阜阳原属楚地。以上考古资料不仅证明《老子》、《庄子》确为楚地道家著作,而且还提供了失传二千多年的楚地道家著作《黄帝四经》、《太一生水》、《恒先》等篇。由此足见楚地道家学术之盛行。此外,先秦时期与道家精神有关的狂狷隐逸之人,也大多出于楚国。如见于《论语》的接舆、长沮、桀弱,见于《列子·汤问》、《韩非子·解志》的詹何,见于《荀子·尧问》的缯封人,见于《韩诗外传》的北郭先生,见于《吕氏春秋·异宝篇》的江上老人,等等。

    道家学派在《老子》一书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两个支派。一是“老庄学派”,偏重于从哲学层面阐述《老子》“道”之精神;另一个是“黄老学派”,偏重于从政治层面发挥《老子》“君人南面之术”。而他们的起源都与巫史传统有关。《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道家人物之所以独盛于楚国,道家学派起源及其发展也之所以在楚国,原因即在于楚国浓厚的史官学术环境。

    一、楚国的巫史传统与“老庄学派”的起源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际,邹鲁地区的孔墨显学是在搢绅学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原地区学术发展的趋势之一便是由西周的史官学术而春秋邹鲁搢绅学术而春秋战国之交的邹鲁孔墨显学而战国早中期分布中原各地的“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搢绅学术的最大特点是恪守礼制,因此发展到孔墨显学,虽具体主张不同,而讲人道、重社会则是其共同的基点。

    道家学派的特点是讲天道,重历史。这是由于道家学术直接从史官学术发展而来,而不受邹鲁搢绅学术重礼制的影响。所以《汉书·艺文志》说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绝去礼学,兼弃仁义。”

    道家学派之所以能够直接从史官学术发展而来,而有别于孔墨学派的受搢绅学术影响,是由于它以南方楚国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屈原《离骚》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颛顼是五帝时代一个改革宗教的大巫。《国语·楚语下》记载,他“绝天地之通”,“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天地分离之后,沟通天地的工作由重和黎等巫师们来担任。所以楚国的神巫学术文化本来就是十分发达的。到了夏商时期,楚民族与中原夏商部属集团都有密切交往,并一同经历了由神巫学术向史官学术的发展。但从西周以后,楚历史文化与中原历史文化开始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中原,周民族及其封国,在周公的努力倡导下,开始在史官文化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礼制文化,从而为邹鲁搢绅学术文化准备了基础。而楚民族由于远离中原而偏居江汉地区、洞庭湖畔,因而得以仍旧保持发展其夏商以来的史官学术文化。《国语·晋语》载:“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绝,设望表,与鲜卑守缭,故不与盟。”楚人连加盟的资格都没有,自然不可能接受中原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了。正如先师姜亮夫先生所指出:“楚人承受周之宗法之制至疏,而保抱民族之旧制甚严。”楚与周,“大本虽一源,而支派则各自扬矣,故楚文化……与齐鲁三晋之传不同。”①

    因为楚文化在神巫学术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发展史官文化,因此楚国的巫风独盛,历史学家特多。《汉书·地理志》:“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信巫鬼,重淫祀。”《隋书·地理志》:“大抵荆州卒敬鬼,尤重祠祀之事。”王锡荣先生曾分析楚国盛行巫风的原因:“巫风在古代社会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春秋以后,巫风在北方各国就大大地削弱了。就在这时,南方的楚国巫风却很流行。楚国统治阶级迷信巫术是有传统性的。”王先生举出信巫的楚王有:成王、共王、灵王、昭王、怀王等。② 说这些楚王不但信巫,而且本身就是大巫。远古的历史文化都是通过巫师承传下来的,因此,巫风独盛的楚国,自然也就历史学家特多了。据《国语·楚语上》可知,楚庄王时的申叔时,论太子教育一连列举《春秋》、《世》、《礼》、《易》、《乐》、《令》、《语》、《故志》、《训典》等九种古籍,可见其历史文化之丰富。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都是“上世帝王遗书”。据《国语·楚语下》载,楚昭王时的观射父更是一位上古史专家,所以能讲出重和黎“绝天地之通”的历史故事来。至于屈原,更是一位巫史合流的大学问家,其《天问》一口气提了172个问题,内容涉及宇宙开辟、人类起源、五帝传说、夏商周历史,是一篇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最完整的民族史诗。其《离骚》、《九歌》,驾龙乘凤,上天庭,哭祖庙,极尽巫师太史之能事。

    无论是神巫学术还是史官学术,都以明天道、叙历史为基本内容。道家文化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上升到哲学高度。下面试以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庄”及其著作为例加以说明。

    1. 老、庄其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说明两点。一是老子为楚国人,生在苦县厉乡曲仁里。据《水经注》卷22,其地望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该地原属陈国,后为楚国所有。二是老子是史官,是“周守藏室之史”。《庄子·天道》也说:“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朱熹《答注尚书》:“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书,故能述古事而信好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间插入一段庄子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蒙邑本属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境内,与老子故里鹿邑相邻。《史记》所载庄子生平资料太简单。据朱熹、王国维考证,庄子应属楚人。王国维在其《静庵文集》中指出:“庄子楚人,虽生于宋,而钓于濮水。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陈地水也’,此时陈已为楚灭,则亦楚地也,故楚王欲以为相。”

    老子是楚人,又是历史学家;庄子也是楚人,又“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因此,老、庄两人必然受到楚国巫史学术的影响并反映在他们的著作中。

        2. 《老》、《庄》书中的宇宙论

    《国语·周语下》记单襄公与鲁成公论天道,其中有“吾非瞽史,焉知天道”语,说明瞽史是能知天道的。史官由巫师而来。沟通天地,首先应知天象。继而依据日月星辰的运行与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制定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老》、《庄》书从史官学术而来,因此其第一要义便是讲天道、论宇宙。而在搢绅学术基础上的孔墨显学着眼于社会,讲人道,没有本体论,没有宇宙论。

    《老子》书的核心是“道”。“道”有多重含义,而其最原始的第一义便是对天体运行的认识。笔者曾在拙著《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中考证,《老子》宇宙观里的所谓“道”,实际是以观察太阳神东升大海划分出昼夜和天地,成化阴阳为出发点的。而“道”的原始造字构形,也正表达了这一意思。即,“道”字的从首从辵,所表示的正是太阳循环运行之义。“道”字的原始义本是十分形象生动而浅显的。

    《庄子》接着《老子》讲“道”,提出“道兼于天”的命题。所谓“天”,即日月星辰等自然运行规律。在《庄子》书里的许多神话寓言故事,都以日月运行为其拟人化的原形。《逍遥游》写北方大海里的“鲲鱼”,冲出海面进入高空之后就变成了鹏鸟。鹏鸟在天上飞,飞到南方之后,又落到名为“南冥”的大海里,于是又还原成鲲鱼。这鲲鱼和鹏鸟实际上即太阳神夜间在地下水中运行和白天在天上飞行的不同化形。这种太阳昼夜在天地间运行的拟人化故事,又见于《楚辞·天问》:“黑水玄趾,三危安在?……鲮鱼何所,鬿堆焉处?”柳宗元《天对》:“黑水玄趾则北,三危则南。”洪兴祖《楚辞补注》:“《书》曰,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可见《天问》的“黑水玄趾”即《逍遥游》之“北冥”,而《天问》之“三危”即《逍遥游》之“南冥”。《天问》之“鲮鱼”即《逍遥游》之“鲲鱼”,《天问》之“鬿堆”即魁雀,也就是《逍遥游》里的“鹏鸟”。这太阳神在海中运行时,拟人化为“鲲鱼”或“鲮鱼”,太阳神升天以后又被拟人化为“鹏鸟”或“魁雀”。而整个运行过程正与湖北荆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所说的“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已为万物母”,与《老子》第25章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正相一致。

    《庄子·田子方》说:“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意思是说,人间万物都是以太阳的东升西落循环运行为模拟的方向。《庄子》书中哲学思想的核心正是由此产生。如其言“道”,实际上都是日月循环运行这一天体规律的引申和抽象化:

    《太宗师》:“夫道,……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渔父》:“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秋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

    这些就是《老》、《庄》的宇宙天道观,其阴阳变化、以柔克刚的辩证法,以“无为”为“有为”,以“自然”“虚无”治天下的人生观、政治观,以及其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浪漫艺术手法,均由其宇宙观生发而来。

    《老》、《庄》书里的宇宙生成论,实源于楚国浓厚的巫史学术文化。宇宙生成问题也就是人类起源、民族祖先起源的核心问题,影响自然十分深广。因此,太阳神变鲲鱼、化鹏鸟的故事又见于《天问》。其实,《天问》中还有更具体的宇宙生成论,此外,子弹库楚帛书《四时》篇,《淮南子》之《天文训》、《精神训》也都有相应内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已在他文有过讨论,此不赘述。

     3. 《老》、《庄》书中的历史观

    《老》、《庄》书的第二要义是讲历史,叙成败。这一点也正是楚国史官学术的成就。朱熹《答注尚书》说:“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书,故能述古事而信好之。”傅斯年先生《史料论略及其他》也指出:“史官之职,可成就些多识前方往行,深明世故精微之人。一因当时高文典册多在官府,业史官者可以看到,二因他们为朝廷作记录,很可了解些世事。所以把世故人情看得最深刻的老聃出于史官本是一件自然的事。”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论语》里只讲唐尧虞舜以来的真实历史。而《老子》则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从洪荒时代一直讲到小国寡民。关于“小国寡民”资料,也见于《淮南子·齐俗训》、《论衡·说日》等书,但与《老子》所载有文字上的出入。这是由于《老子》、《淮南子》、《论衡》对于远古社会同一史事的不同记载,不一定是谁引用谁。

    《庄子》书里所载远古历史资料更为丰富。《胠箧》篇云: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唐成玄英疏:“以上十二氏,并上古帝王也。”这里称为某某氏,当即指上古时代的氏族部落或其首领的称号。在《庄子》书里,除《胠箧》篇外,还有另外10个氏族称号:狶韦氏(《大宗师》、《列御寇》、《外物》),泰氏(《应帝王》),有虞氏(《应帝王》),燧人氏(《缮性》),浑沌氏(《天地》、《应帝王》),有焱氏(《天运》、《山木》),蛮氏、融氏、冉相氏(《则阳》),有巢氏(《盗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有《容成氏》一篇,列上古氏族帝号20余人,与上述《庄子》书中称号大致相同,而有出入。竹简从第二部分开始则叙尧、舜、夏禹、商汤、文王、武王等。整篇竹简所讲历史凡三代以上,皆授贤不授子,天下安宁;而夏禹以后,则攻伐争夺,废禅让而兴革命。竹简资料说明《庄子》书所叙为可信,同时也说明,楚国由于史官学术独盛,因此,保存上古历史资料特多,足当重视。

    据《左传》哀公七年载,大禹时,“执玉帛者万国”,则夏代以前的五帝时代更应该是氏族遍地,部落如林了。但由于商周以后中原文明一元论的影响,上古时期的氏族部落称号除黄帝、炎帝、蚩尤、颛顼、共工、太昊等仍流传于中原文献外,其它更多的氏号都失传了。这大概就是邹鲁孔墨一系诸子书中少见上古氏号的原因。而在《老》、《庄》、《楚辞》、《山海经》等南方文献里仍有较多的保留,而且还得到了出土于楚地的简帛佚籍的印证,这是值得庆幸的。

    二、由出土文献勾勒“黄老学派”在南楚北齐的两条发展线索

    春秋战国之交的儒、墨学派到了战国中后期开始分化,即所谓“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同样的情形,春秋战国之交的老子道家,到了战国中后期也开始出现分流。一派是庄子及其后学,侧重于对老子“道”精神的发扬,世称“老庄学派”。另一派则是侧重对老子“君人南面之术”的发扬,这一派将“老子”与“黄帝”相结合,世称“黄老学派”。关于“老庄学派”上面已有简述。下面谈“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自战国中期兴起,一直到西汉初年仍兴盛不衰。但在以往,由于材料的局限,学术界对黄老学派的认识有许多缺陷。一是关于“黄老学派”的内涵,学术界实际上只知“老”而不知“黄”。二是关于“黄老学派”的发展,学术界只知道北方齐国稷下的一条发展线索,而不知南方楚国还有一条发展线索;而且更不知道南方楚国的黄老道家才是北方齐国稷下黄老道家的真正源头。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楚地出土了大量有关道家学派的简帛文献之后,上述缺憾终于得到了弥补。有关道家学术的发展,终于有了重写的可能。

    1. 关于“黄老道家”

    “黄老”一词是汉代人提出来的。司马迁《史记》说:“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老子韩非列传》),又说:“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孟子荀卿列传》)。所谓“黄老”,“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史记·乐毅列传》:“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陈丞相世家》说陈平年轻时“治黄帝老子之书”。《外戚世家》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王充《论衡·自然篇》:“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

    从学术史角度看,黄帝与老庄道家结合在一起,是十分自然的。在先秦文献里,黄帝本是人类文明的始祖。《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战国初年的青铜器铭文《陈侯因敦》也有“高祖黄帝”之说。而“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老子本是“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书,故能述古事而信好之。”(朱熹《答注尚书》)《庄子》书亦多记上古帝王事,其中言黄帝即有十余处。如《在宥》:“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知北游》:“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等等。总之,黄帝是历史上的文明初祖;而道家原来就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其职责,因此,追本溯源,自然要多叙黄帝。黄帝与老庄的结合,是学术发展的必然。《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除著录老庄类著作外,还多有黄帝类著作,即为明证。

    2. 南方楚国黄老学派的新旧文献

    翻检《汉书·艺文志》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这就是著录黄帝类书籍特别多,而这些书又多亡佚了。兹移录于下:

        《诸子略·道家》:
        《黄帝四经》四篇。亡。
        《黄帝铭》六篇。残。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亡。
        《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作。亡。
        《力牧》二十二篇,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黄帝相。亡。
        《诸子略·阴阳家》:
        《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亡。
        《南公》三十一篇,六国时。亡。(钱大昕《汉书·项籍传》:南公称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服虔曰,南公,南方之老人也。)
        《容成子》十四篇。亡。
        《诸子略·杂家》:
        孔甲《盘盂》二十六篇。黄帝之史,……。亡(王应麟《汉志考证》引应劭曰:“黄帝史孔甲所作也。”)
        《诸子略·小说家》: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亡。
        《兵书略·兵阴阳》:
        《黄帝》十六篇,图三卷。亡。
        《封胡》五篇,黄帝臣,依托也。亡。
        《风后》十三篇,图二卷,黄帝臣,依托也。
        《刀牧》十五篇,黄帝臣,依托也。亡。
        《鬼容区》三篇,图一卷,黄帝臣,依托。亡。
        《数术略·历谱》:
        《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亡。
        《数术略·五行》:
        《黄帝阴阳》二十五卷。亡。
        《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亡。
        《数术略·杂占》:
        《黄帝长柳占梦》十二卷。亡。
        《方技略·医经》:
        《黄帝内经》十八卷。残。
        《黄帝外经》三十七卷。亡。
        《方技略·房中》:
        《黄帝三五养阳方》二十卷。亡。
        《方技略·神仙》: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亡。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亡。
        《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亡。
        《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亡。

    《汉书·艺文志》著录这么多黄帝四经,说明班固是相信这些书曾经存在的。由此可以推想战国时黄帝学之盛行。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到班固时,除了《黄帝铭》六篇和《黄帝内经》十八卷尚残存外,其余全部亡佚了。以至于我们对于“黄老之学”只知“老”而不知“黄”,因而无法把握黄老之学的源流与全貌。《史记》、《汉书》叙黄老的学术传流,时间上只从战国中后期谈起,空间上又局限于北方齐国的稷下学派为唯一线索,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而且就是这一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黄老之学,还有许多不能落实。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子“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但《韩非子》一书里只有《解志》、《喻志》可以考见韩非的学术思想与《老子》的关系,但不能考见其与黄帝的关系。因此,在先秦学术史上,有关黄老学派的传流,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存在着相当的空位与缺环。

    这个空位与缺环,现在终于可以弥补了。这就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有关黄老学派的简帛资料。举其要有: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中期楚墓出土帛书《四时》、《天象》、《月忌》。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以及《佚书丛残》(包括“论政论兵”“阴阳时令占候”)等。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老子》乙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经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式法》、《五十二病方》、《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篆书阴阳五行》等。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竹简《文子》、《日书·占卜》等。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日书》甲、乙本。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竹简《庄子》书中《则阳》、《外物》、《让王》等残篇,以及《刑德》、《日书》等。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庄子》中的《盗跖》残篇,以及《脉书》、《引书》、《算数书》、《日书》、《历谱》等。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以及道家文献《太一生水》、《语丛》中《庄子·胠箧》残简。
        2002年上海博物馆公布了从香港购回的传出于湖北荆门郭店的战国中期楚竹书《容成氏》,2003年公布了竹书《恒先》、《彭祖》。

    战国时期的楚国,地理范围曾一度广大,湖南长沙、湖北江陵、荆门、安徽阜阳都是楚国的心腹地区,湖北的云梦、河南的南阳、信阳、江苏的淮阴、徐州、山东的临沂等地区也都曾被划入楚国的版图。因此,上述这些简牍帛书,都属于楚国文物。李学勤先生指出,“这些出有简帛的墓葬,从考古学看也都带有显著的楚文化的影响痕迹。应当指出,即使是占领楚地的秦人,也不能不受楚文化的浸润影响。睡虎地竹简的主人是秦人官吏。……但是,竹简中的《日书》实际集中体现的是楚人的传统信仰,反映了楚人尊尚巫鬼的习俗。为了使秦人能按照楚人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时日,在《日书》里还专门附有一份秦、楚两国月名的对照表。”③

    上述所列简帛都是道家或与道家有关的著作,其中长沙子弹库楚帛书、马王堆楚帛书和郭店楚简可以说是“黄”“老”著作并存。尤其是马王堆帛书更为典型,试略加说明。

    马王堆帛书有《老子》甲本、《老子》乙本。在《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佚书,内容主旨为黄帝思想,因此指定其即为早已失传的《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黄帝四经》,理由有三:④ 第一,四篇虽体裁各别,但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且一共四篇,与《黄帝四经》篇数相合。第二,帛书抄写于汉文帝初期,处在崇尚黄老的气氛中,抄在《老子》前面的四篇有关黄帝之言,只有《黄帝四经》才能当之。第三,《隋书·经籍志》云:“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此所谓《黄帝》四篇,显然指《黄帝四经》而言。这更可证明抄在《老子》前面的四种古佚书为《黄帝四经》。

    过去,关于黄老学派,我们只知“老”,而不知“黄”。现在既然在马王堆出土了久已失传的黄学的代表作《黄帝四经》,则有关“黄”的内容、年代、渊源等问题均可考见了。

    (1)关于“黄”的内容。综合分析《黄帝四经》的思想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点(考证略):第一,“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以成“君人南面之术”;第二,推论宇宙生成过程,提出“道”为循环运动的概念;第三,以“道”为基础提出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第四,以“道”为基础提出“文武并用”“刑德兼行”的社会政治观。

    以上四点,其中第一至第三点与《老》、《庄》书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楚国史官学术传统与黄老道家思想的关系。至于第四点则对《老》、《庄》思想有所发展。《老子》只是讲道而不讲法,法家则是只讲法而不讲德。《黄帝四经》文武并用,刑德兼行,履法与爱民共施,是兼采《老子》与法家的优长而避免其缺点。这是以后黄老学派兼及儒、道、阴阳、名、法各家的基础。

    (2)《黄帝四经》产生的时间和地点。《黄帝四经》产生的时间是在战国早中期,地点在楚国。这是经过唐兰、李学勤、龙晦、余明光等学者考证的结果。例如,《黄帝四经》中有一些常用字有特殊写法,与其它楚系简帛文字相一致。如“谓”写作“胃”,“其”写作“兀”,“也”写作“它”,“非”写作“兆”。这是楚文化特有的文字书写法。《黄帝四经》中的《经》篇《三禁》章:“刚强而虎质者丘,康沈而流湎者亡。”这里的“丘”字,乃是西楚淮南的方言,义为“空”,在这里与下句“亡”对文为义。《汉书·楚元王传》:“初,高祖微时,……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孟康注:“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等等。

    3. 黄老学派在楚、齐两地的发展线索及其间的关系

    《黄帝四经》是楚国的学术思想著作,又产生于战国早中期。其思想内容方面上接《老子》,而老子也是楚国人。由此可见,所谓“黄”“老”道家,其渊源均在楚国。当黄老学派于战国初期在楚国产生后,终整个战国时代,其本支一直在楚国发展,并一直延续到西汉初年。与此同时,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地的“黄”“老”学派还生发成另一支到北方的齐国稷下生根发展,也一直延续到西汉初期,并为西汉统治者所采用。在以往,学术界只重视齐国黄老学派的发展,而对楚地这支学派的前期发展状况则从未知解。这需要特别讨论。

    (1)黄老学派在楚地的发展线索。自从长沙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等简帛佚籍出土后,有关南方楚国黄老学派的发展线索可以考见了。学者们已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研究,尤其是唐兰先生和李学勤先生所发表的重要论文,已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解决了。

    老子、庄子是楚国人,已如前述。而湖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的出现,湖北江陵张家山与安徽阜阳双古堆中有关《庄子》篇章竹简的出现,证明了《老子》书的出现必在战国初年,《庄子》书的出现亦在战国中期。

    《老子》之后,有《国语·越语》。《越语》中大量记载了范蠡的言论。范蠡是楚国人。《墨子·所染》高诱注:“范蠡,楚三户人也,字少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张守节《正义》持同论。越国在长江下游,与长江中游的楚国又是同一文化背景。所以,《国语·越语》里有许多思想都是《老子》哲学的继承与发展,甚至在用词造句上也有因袭的痕迹。如《老子》说“持而盈之”(第九章)、“动成弗居”(第二章),《国语·越语》范蠡也说“盈而不溢”“劳而不矜其功”。又如《老子》讲阴阳变化而强调阴柔一面,《越语下》也讲“元时”“阴阳”,并同样强调阴面。这些思想都继承于《老子》,是十分明显的。

    《国语·越语》的成篇略晚于《老子》,当在战国前期。而前论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又晚于《越语》,当在战国中期。《黄帝四经》往往把《越语》中具体的言论普遍化,使之更为精炼,其间的因袭关系十分明显。对此,唐兰先生和李学勤先生均有详细考论。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出土的竹简本《文子》,证明文子也是楚国人,是老子的弟子。《文子》一书的“整理”者很可能是楚人,或许就是文子和他的弟子,其最后的编定,大概不会晚于战国中期,略晚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出现大约与《文子》差不多同时。子弹库帛书有《宇宙篇》、《天象篇》《月忌篇》,其内容为追溯宇宙起源,明天道,重阴阳,与《汉书·艺文志》所谓“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相一致。说明黄老学派的实质与阴阳家有密切的关系。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有《鹖冠子》一篇,并云:鹖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风俗通义》佚文:“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鹖冠子》一书曾长期遭到冷落,自汉至唐,向无注疏。唐柳宗元作《辨鹖冠子》将其列为伪书。自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和子弹库帛书《宇宙篇》、《天象篇》、《月忌篇》出现后,学者们发现,《鹖冠子》中许多语句与内容都是从两帛书而来。李学勤先生作有《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鹖冠子〉与两种帛书》,经过比较考证指出:“鹖冠子其人活动于战国晚期前半,《鹖冠子》其书成于焚书以前。”鹖冠子一书引用《老子》的地方不少,引用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和子弹库帛书《天象篇》中的内容也不少。“这表明了此书属于黄老道家一派的性质”,“也可以看出《鹖冠子》与两种帛书的先后关系。”

    《鹖冠子》一书,作为战国末期的黄老道家学派著作,往前,它继承了《老子》、《越语》、《文子》、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子弹库帛书《天象篇》等著作,往后,又影响了南方楚地的《鵩鸟赋》和《淮南子》。《鵩鸟赋》的作者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赋中“袭用了《鹖冠子·世兵篇》的部分文字,证明鹖冠子的黄老学派那时仍在长沙流行”,“也就是,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道家传统,在当地继续存在。”

    《淮南子》一书,也为南方道家著作。淮南地处安徽境内,属楚国范围,而且参加《淮南子》编著的学者中,有伍被一人,《汉书》有传:“伍被,楚人也。……是时淮南王安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而《淮南子》一书,据高诱《淮南子注》叙所说:“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踹虚守静,出入经道。”

    《文子》有《道原》篇,《黄帝四经》有《道原》篇,而《淮南子》则有《原道》篇。三者在思想内容上有因袭关系。《淮南子》的《原道》篇以及《淑真》、《精神》等篇,属于道家思想,《天文》、《地形》、《时则》诸篇,则近阴阳数术家,所以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论《淮南子》指出,其书多“道家与阴阳家的传统”。李学勤先生《再论楚文化的传统》指出:“作为楚文化重要内容的黄老道家兼阴阳数术的思想传统,到《淮南子》的成书,已经是殿军之作了。”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南方楚国的黄老道家阴阳家传统的发展线索如下:《老子》—《国语·越语》—《文子》—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子弹库帛书《宇宙》、《天象》、《月忌》—《鹖冠子》—《鵩鸟赋》—《淮南子》。

    以上所展示的这一系黄老道家著作的前后关系,为我们展示了南方楚地黄老道家学派由战国初起源,到战国中后期兴旺至汉初仍在继续发展的线索。而这一重要的事实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以后两千年来却一直湮没无闻。自从楚简帛书被发现后,这一千古谜案才得以揭晓。这在中国学术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2)黄老学派在齐国的发展线索。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中有许多语句被《慎子》所引用。只不过《黄帝四经》中句子比较简单质朴,而到《慎子》书中经过了润饰,显得更加规整有文采了。这正说明了是《慎子》袭用了《黄帝四经》,《慎子》的出现在《黄帝四经》之后。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这些人都在齐国稷下讲学。《慎子》的思想继承了马王堆《黄帝四经》的内容,环渊又是楚人。由此可见,齐国稷下黄老学派与楚地黄老思想的渊源关系。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证,慎到的生卒年为公元前350年到前275年。这是楚国黄老道家传到齐国稷下的最早证据。

    齐国稷下的黄老学派,还有宋钘、尹文一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载《宋子》18篇,“其言黄老意”。《尹文子》一篇列于名家,颜师古引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下”。《汉书·艺文志》所录宋钘、尹文书已佚。据郭沫若《宋钘尹文遗著考》指出,他们的遗著存于《管子》书中,这便是“《心术》和《内业》是宋钘的著述或他的遗教,而《白心》则出于尹文了”。就这些文献分析可知,宋钘、尹文一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要求通过虚静寡欲来探求“道”,并以此作为治国方术的出发点。这正是黄老道家学派的普遍思想之一。

    西汉初期,统治者崇尚黄老之术,以求社会的生息休养,而其行动的依据主要是齐国的黄老道家学术思想。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载,曹参曾任齐国的丞相,期间遇到了善治黄老之术的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以盖公的黄老之术治齐国,结果是“齐国安集,大将贤相”。后来,曹参升任为汉惠帝的丞相,又在全国推行黄老之术。一时间,黄老之术成为汉初的主要学术思想。《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曹参死后,“陈平为左丞相”,而陈平“本好黄帝、老子之术”。又《史记·乐书》:“孝文好道家之学。”《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由上可知,从战国中期开始直到西汉初期,齐国的黄老道家思想是很兴盛的,形成了北方黄老思想的一个中心。郭沫若先生《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一文甚至认为:“黄老之术,……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展于齐,而昌盛于齐的。”然而,考古发现则为我们揭示了另一事实,即黄老道家学派在齐国兴盛之前,早在南方楚国起源并发展了。这是需要我们特别引起注意的。正如李学勤先生在《再论楚文化的传流》中所指出:“汉兴以后,惠帝时除《挟书律》,晚周各地的百家思想得以复兴。《史记》、《汉书》所载学术传流,多侧重北方,对南方楚地的文化史涉及较少。七十年考古发现的几批珍贵简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环。汉初盛行一时的黄老道家,过去的学者多以为源于齐学,有人认为与齐稷下一些学者有关。现在由于马王堆帛书的发现,知道齐的道家尚非这一流派的主流,黄老道家的渊源实在楚地。”

                               (作者: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教授)

        注释:

        ①姜亮夫:《楚辞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②王锡荣:《〈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吉林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
        ③李学勤:《新发现简帛与秦汉文化史》,《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相关文章:
·齐继伟:由出土秦律令重审“以法为教”
·湖北胡家草场汉墓出土最完整西汉律典范本
·张春龙:里耶古城的出土秦简传递了哪些信息?
·方旭东:影响思想史的20世纪出土古书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屏风或改写孔子生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