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不是一切向美国看齐,该多好啊!他们不想想,假如宋代走上“近代商业社会”,意味着如美国那样有产阶级垄断国家政权,那才是灾难性的——这一点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看得最清楚……
美国一些汉学家都认为宋代是中国的“近代初期”。台湾学者侯家驹先生甚至提出,在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二次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一次为汉初)。有人问:那宋代发展下去,会出现君主立宪、出现现代化吗?回答这个假设性的问题很冒险,我不冒险,只罗列一些可以引人浮想的宋代片断——
宋代有四点是不可否认的:
一、形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分权结构,君主更像是主权象征,而不具体执政。
二、有了法治之雏形,君权受到誓约、国是、条例的约束。
三、随着士绅阶层的崛起,民间结社相当发达,社会发育程度高。
四、南宋出现了繁华的自由经济。
宋朝庶几在在政治上实现了对皇权的制度性、结构性、惯例性限制。宋仁宗有段自白,从中可看出宋代君主专制之难。他说:老有人说朕不够专断,不是朕不想决断,是因为国家有宪章在那里,如果朕发出的政令不合宪章,便成过失。而且诏令必经大臣议论而行,台谏官若不同意,还要追改诏书。你以为朕专制得了吗?
一个时代的政治是不是足够开明,看看那些公开演出的讽刺类节目,比如相声,到底在讽刺什么就可以了。我说宋代的政治宽容度绝对是自秦以后最高的一个时代(可与之比者唯有民国),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就是看宋代演滑稽戏的伶人,他们在演出中讽刺什么人?是讽刺当朝官员。宰相更是伶人重点嘲谑的对象。
在民间社会构建上,宋代的成就也是远迈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这里有一个观察指标:看社会组织的发育。后世人们能看到的所有社会组织,几乎都可以从宋代找到源头。这应归功于宋代理学的传播与激励、理学士大夫的身体力行。
宋代有“小报”,是由一些能获得朝廷内部消息的人私下编印、发行的报纸,以刊登政治时事、官场情报为主,又称“新闻”。小报养有自己的“记者”,“日书一纸”,“印卖都市”。宋人说的“新闻”,跟我们说的“新闻”,含义却也差不多。宋代小报确实已具备一份商业性近代新闻纸的雏形了:一、它并非官办的文件;二、它有一个专业的新闻团队在操作;三、它是市场化运作的,读者多了,它就能盈利,读者少了,它只好关门大吉。
宋代的政府已经在有意识地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福利体系,包括设置孤老院、慈幼局、婴儿局、福田院、居养院、施药局、安济坊、漏泽园等常备福利机构;实施“每岁常例”的例行救济,“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
宋代商业繁荣,造就一大批富户,“京城资产百万(贯)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宋人也非常有投资意识,“人家有钱本,多是停塌、解质,舟舡往来兴贩,岂肯闲著钱买金在家顿放?”
宋代,不仅市民经济、交通网、手工业、海外贸易业高度发达,也出现了纸币、柜坊(类似银行保险柜业务)、便钱务(货币汇兑机构)、“热钱”(所谓“岂肯闲着钱买金在家顿放”),城市人口达到20%以上,来自商业税的国家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了农业税,这是历史上的破天荒,一个近代商业社会几乎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