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华军:《老子新解·第三十章》 
作者:[华军] 来源:[] 2009-05-01

原文:

    以道佐人主,不欲以兵强于天下。(1)其事好还。 师之所居,荆棘生之(2)。 善者果而已矣(3),毋以取强焉(4)。 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5)。 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以道的法则来辅佐君主,不以军事武力强霸天下。这种事(武力霸占)容易返还回来。军队所过之处,田园荒芜荆棘从生。善于用兵者果断出击而尽快结束战争,不能采取强行霸占的手段。果断而不骄傲,果断而不自满,果断而不自夸。果断而出于不得已,可以称为果断而不强霸。事物过了强盛期就会衰老,人的行为过分了,只能走向失败,这就是不遵循道的法则。不按照大道的规律来行为的人,早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解说:

    天地之所以循环往复,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阴阳交互平衡,强弱相反相成。多少灿烂的文明,灭亡在野蛮落后民族的铁蹄之下,但同时,又有多少武功赫赫不可一世的强大帝国消失在历史长河。正如《司马法》上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国之中,唯一一个万古流传没有间断的文明的原因。虽然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文明走入了“纯柔纯弱”(6)的歧途,但由于秦汉已经统一并巩固了中华文明在东亚大陆的绝对主体地位,即使南宋被蒙古铁骑灭亡,但中华文明以巨大的人口优势存活了下来,明朝被后金女贞灭亡,中华文明仍以巨大的人口优势同化了后金民族,如果不是由于青藏高原及天山山脉的阻隔,西方民族不容易东侵,中华文明就没有人口优势,中华民族的历史必将改写。

    很多注家认为秦朝是因兵强于天下,而走上后来灭亡之路的,这是完全没有站在文明的高度,民族的角度看待历史,秦国百年大治,守的是“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之道,到了战国末期,结束战火统一中原已是成熟的时候,并且秦的统一并没有失败,秦亡于二世昏庸更法和六国复辟。正如西汉桑弘羊在《盐铁论》中所说的一样:“从前商鞅作秦国丞相的时候,对内制定了法令制度,严明了刑罚,整顿了政令和教化,使奸恶作伪的人无处藏身,对外采取了许多增加国家收入的措施,向开发山川的事业征税,因而国富民强,农具和兵器完备,物资储备充足有余。因此去征服敌人,攻打敌国,夺取土地,开拓疆域,不必向百姓征收赋税而军队的给养就很充足。由于财物用不完,所以百姓不感到困难,把国土扩大到黄河以西,百姓也不觉得劳苦。他死后(秦始皇大帝)兵吞六国而成就帝王霸业,到秦二世当政的时候,奸邪之臣(指赵高)独断专行,合理的法律制度得不到实行,旧贵族叛离,使得秦朝灭亡……。现在用赵高祸国乱法而亡秦的事情,来指责商鞅,这就如同用崇虎祸乱殷商,而把责任推给建立商朝的伊尹一样啊。(7)”

    即使如此,汉朝兴起仍然是秦制秦政,民族根基两千年不灭,秦为我们留下的是同文同种的华夏文明。正如一个优秀的物种,他虽然衰老死亡了,但他的基因却世代相传,这就叫做——生生不息!用老子的话说叫做:“子孙以祭祀不绝”(第五十四章)。后世儒家复辟周政人治,兴贵族特权官僚专制,必先反对法治鼓吹德政,是以先秦百家尤以道家、法家为首要毁灭篡改之学。

    何谓“善者果而已矣”?准确把握政治局面,果断采取应对措施,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称为“果而已矣”。《黄帝四经·兵容》上面讲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仁义说教致使国家利益受损,退缩忍让造成敌国骄气日盛,这是“以兵强于天下”的令一个极端。

    老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极其严肃谨慎,正如《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国家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战争不可避免,应当果断应战,但要时刻认识到战争不是吉祥的事情,不骄傲,不自夸,出兵做战是不得已的事情。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朝鲜战争暴发,美国等十七国联军将战火燃烧至鸭绿江边,毛泽东在没有得到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力排众异果断出兵,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可以称为不得已,因为千疮百孔的中国连基础工业都没有,军事装备后勤补给都与联合国军不在一个档次,志愿军起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凭的是顽强的意志。但正是朝鲜战争,打出了民族尊严,为新中国的和平发展打开了局面,为后来的工业建设铺平了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与秦始皇统一东亚大陆相似,欧洲也有数次统一进程,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十九世纪初,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以武力占领了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但法兰西帝国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1815年,在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的打击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病逝。100多年以后,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他于1939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以“闪电战”迅速吞并多个国家,几乎统一了欧洲,然而好景不长,仅仅6年以后,第三帝国灰飞烟灭,其亚洲的同盟国日本也无条件投降。

    第三帝国给欧洲人民留下的,是600万犹太亡魂的血泪控诉。大东亚共融圈给亚洲人民留下的,是亿万亚洲人民的痛苦回忆。这不是文明,这种“不道”的“强大”,早已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注释:


(1)楚简本为“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帛书为“不以兵强于天下”,并且多了“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十二字。


(2)乙本作“棘”,甲本残缺。乙本作“师之所处,荆棘生之”。通行本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多后两句。

(3)已矣,“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如:清·袁枚《祭妹文》——而今已矣。通行本作“善有果而已”。

(4)通行本作“不敢以取强”。

(5)通行本作“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6)《六韬》: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7)《盐铁论?非鞅第七》:大夫曰:“昔商鞅之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及二世之时,邪臣擅断,公道不行,诸侯叛弛,宗庙隳亡……。今以赵高之亡秦而非商鞅,犹以崇虎乱殷而非伊尹也。”

 


相关文章:
·华军:跨越两千年的时空,问道商君
·翟玉忠:美国新经济运动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梁涛:《大学》“诚意慎独”章解读(三)——“慎独”新解
·陆寿筠:“中体西用”新解
·华军:商鞅变法不是军国主义,而是“强国主义”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