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赵丹阳:《菜根谭》中不可不知的五大宝训 
作者:[赵丹阳] 来源:[作者惠寄] 2015-09-27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修身处世的经典语录,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对仗工整,含义深远。堪称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由于其广袤深邃,不易尽述,笔者仅从此书中淬炼五点,以飨众人。

    一,生活:浓而不欣,淡而不厌

    人们常说,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美玉般的人格品行,一定要如同烈火炼钢般经历艰苦磨练;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如履薄冰般经历千难万险。其实我们如果想要熬炼心性,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也无不可,但假若能留心细枝末节,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餐一饭内渐悟大道,就更为难得。

    《菜根谭》在首篇中开宗明义,认为生活即是修行: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意思是,清晨起床时即审视反省自己,此时心气较平静,性情未萌动,更能把握自己的内在本性;一日三餐中可以学习体验人世百味,如果饭菜味浓而不欣喜,清淡而不厌弃,这就有了扎扎实实的处世功夫。

    二,学习:明暗同姿,静躁一形

    在学习方面,先贤多认为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的确有助于人们忘我钻研、格物穷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弊端,以致于有些文人墨客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菜根谭》明确反对“惟务雕虫,皓首穷经”式的学习方法,指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与经验,不能单单“悟言一室之内”,还得身体力行,接触社会: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意思是,淡泊之操守,还须在浓烈艳丽的名利场合中练就;镇静之本领,还须在纷繁杂乱处事情境中检验。不然,操守秉持尚未坚定,应对运用尚未圆通,恐怕一旦面临机遇登上坛场,原本品行超凡的禅师又变成一个凡夫俗子了。

    书中更进一步指出,学业的成败利钝也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周围环境,须知“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粪土里的虫子最肮脏,可一旦蜕变为蝉,就在秋天的凉风中吸饮露水;腐败的野草本不发光,可一旦孕育出萤火虫,就在夏天的月夜里闪耀光彩。由此而知,清洁的东西常常从污秽中产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现。

    所以读书做学问的人,如果于一静一躁、一明一暗中操行殊异,这还是缺少锻炼、心神混杂未成熟的原故。必须修炼操行涵养,于风平浪静中看到鸢飞鱼跃,于狂风暴雨中看到恬静风光,这才显出以不变应万变、视万物如一之高妙修养。

    三,工作:高才不寿,奇葩晚放

    对于如何在事业上开拓进取,《菜根谭》主张徐图缓进、稳扎稳打的策略。

    正所谓“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桃树和李树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但是怎比得上一年四季永远苍翠的松树柏树那样坚贞呢?梨子和杏子的滋味虽然香甜甘美,但是怎比得上橙子和桔子经常飘散着清淡芬芳呢?的确不错,容易消逝的丽色远不如清淡的芬芳。

    同理,一个人早有才名远不如大器晚成。诸葛恪少时得志,其父却责备他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顾元叹晚年相吴,孙休反而夸赞他:“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纵观历史,功业早就者往往高才不寿,奇葩晚放者却能身名两全。这是因为前者心大志迂,涉世不深,因此稍遇困窘,便一蹶不振;后者却德才俱厚,又懂得经权达变,即使突遭变故,也能沉着应对。

    四,谋身:雅量圆融,居安思危

    《菜根谭》将安身立命的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并提出四个注意事项。三阶段分别是:存续、发展、守成。四注意为:圆融、雅量、理微、持性。

    关于初级阶段的方略,书中有言:“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但仅仅圆融,只能“存续”而已。想要更好的发展,则有赖雅量。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时刻警醒:“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心中对于美好与丑陋的界限过于分明,就会与外界格格不入;心中对于贤智与愚拙的界限过于分明,他人就不会亲近你。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必须是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对美好与丑陋的事平衡接纳,对贤智与愚拙的人共享益处,这才是应有的道德气量。

    万物没有大过天地日月的,但杜甫却敢说:“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情没有比兴亡更替还要严重的,然而邵雍竟道:“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惟其襟怀气魄若此,面对世事流变,人性诡诈,才能“来如沤生大海,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又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呢?

    古训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大业既成之际,也是暗藏凶险之时。说到守成之法,就必须注意“理微”和“持性”。

    对于如何“理微”,作者洪应明是这样阐述的: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惨烈沉痛的灾祸大多是由于有人玩忽职守;盛极圆满的功业常败落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所以有句话这样说:“每个人都说好,还要防备有一个人懊恼闹事;每件事都有功,还要防备有一件事不能善始善终。”

    懂得“理微”之后,再对人固有的骄奢淫逸之性加以克制,就完美无缺了: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浓淡滋味已无处寻觅。交欢之后再回想淫邪之事,那种男欢女爱的念头已经荡然无存。如果事后能经常这样思考,就能破除做事之前对它的痴迷,那么心性就能得定,一切行为自然都中正。

    五,交际:拒结三蠹,慎终追远
 
    在社交方面,《菜根谭》力主谨慎接纳三种有害之蠹。其论述如下: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兔营三窟,转嗤鹤垒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这是说庸碌宵小之徒不可以深交。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这是说对阴沉寡言之辈,不应立刻推心置腹。

    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这是说对刚愎自用之人,要出语谨慎。

    此外,还应注意,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亦即与他人交往,与其最后轻易地疏远分手,不如起初慎重一些,不轻易让他人亲近;使他人感到结交之初的快乐,不如使他们没有长久相处的厌烦。


相关文章:
·赵丹阳:读少年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有感
·赵丹阳:抵御颜色革命的七大战略
·赵丹阳:如何避免房产税成为“恶税”
·赵丹阳:我们亟需重新认识伟大的“中医”
·赵丹阳:西式民主为何搁哪哪不灵?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